在各种地面观测平台上,用仪器及目力对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和技术。又称地面观测。由于观测的结果需在一个国家、一个大区以至全球范围进行分析比较,所以,气象站的位置,气象仪器的精度及其安装使用方法,观测时间和观测项目,观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以及观测结果的传递等各方面,都必须按世界气象组织和...
本方案应用自主研发的视频、物联感知、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气象智能观测平台,支持接入高清全天空成像仪、雪深摄像机、气象传感器等监测设备,提供面向国家和区域的地面气象智能观测应用,实现对云状、云量、雪深、降水类、能见度、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数十种天气现象的智能
汉代,据《西汉会要》记载,由太常掌管祭祀、陵庙、文化,包括天文气象。太常属官有太史令,具体负责天文气象,其属下有大典星、治历、望气、望气佐等官员,负责天文气象工作。汉代有建章宫和灵台两处观天观象场所,前者为王者亲自观天场所,后者为天文气象专职人员观测处。 ...
用眼睛看气象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观云测天的国家之一。早在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风、云、雨、雪等各种大气现象的文字记载。在我国汉朝时期,人们就发明了测风神器“铜凤凰”和“相风铜乌”。古代人们观测气象多以目测和定性观察为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根据对天气现象和云、雨的观测指导农事活动,归纳...
区站号是气象观测站的标识代码,由阿拉伯数字及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5位编码,单个气象观测站具有唯一的区站号。功能简介 气象观测,是研究测量和观察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学科。 主要有大气气体成分浓度、气溶胶、温度、湿度、压力、风、大气湍流、蒸发、云、降水、辐射、大气能见度...
气象观测方法是观测大气物理过程以及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其中,测定方法包括传统的目测和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以及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各种间接测定方法和遥感探测技术。常规的气象观测,一般分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气象观测二种:①地面气象观测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湿度、温度、气压、...
10月17日,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智能气象观测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启动会。摄影:张奥光 目前,重点实验室打造“3个依托单位+N个联合单位”整体架构——建设依托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云集团),发挥气象装备产业优势;依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指导综合观测系统发展...
自动气象站,是指无需人工就能自动检测多种气象要素,并将数据实时发送给观测中心的气设备。它是填补小区域气象探测数据空白的重要手段。自动气象站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太阳能供电系统、立杆组成,可以监测风速、风向、降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气压力等多种气象要素。
自动化观测系统自动生成和发布的气象情报 1、由自动化观测系统自动生成的 METAR 和 SPECI 只应在机场的非运行时间内使用。这些报告应以 “AUTO”标识。2、在自动发布的 METAR 和 SPECI 中,应按照 METAR 和 SPECI 有关的规定报告能见度。但是当能见度传感器的设置不能给出方向上的变化时,在能见度报告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