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译时,我并没有用生命力这个词,而是结合具体的语境,有不同的译法。比如告子说的“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这里的“气”字应该是情绪。心有不安的时候,为了不让情绪影响心志,便需要克制,把情绪压住。“志至焉,气次焉。”我又将气译为定力。这同样和情绪有关。定力足,则情绪稳定,不会影响心志。后...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结果一 题目 公孙丑上的选节翻译!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题目】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是什么意思啊?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有点像武功秘笈哦. 意思应该是 一个人的心志直接影响个人的气节,而气节是支撑 一个身体的东西.因此一个人的心志是最重要的,而 气节在心志的后面.所以说:只要掌握了...
秋战国一般论述的「气」观念。故此,孟子继批评告子的修养功夫而提出「志至 焉,气次焉」、「志壹则气动,气壹则动志也」等修养功夫的「气」,亦是这种 「气」观念。其次,这种「气」观念,黄俊杰教授据《易传》、《左传》待春秋 战国典藉中的「气」字用法,指出:中国古典中所谓「气」有「云气」、「气息 」、「...
孟子认为心理可以影响生理,生理也可以影响心理,但是他强调以心理为主。“志至焉”,就是心理为主,“气次焉”,气是辅助心理而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心理上想到害怕时会出冷汗,这就是心理影响到生理。志怯则气虚,想到自己丢人的事,脸就红了,就是元气虚了。志一消,气就差了,想到要开刀,脸色...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曰:“志壹5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6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翻译】 公孙丑说:“我冒昧地问问,老师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告子曾说:‘言语上看不出有善意,就不管他心里头如何有善意;...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陈昌文解读: 公孙丑没听懂孟老师讲什么,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注:如果我们做孟子的代言人,就会对公孙丑说,“志至焉,气次焉”,是理论上的大原则;“持其志,无暴其气”,是实际修养方法的层次。但孟子答得更详尽:“志壹则动...
“敢问何为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382024-02 2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 182024-02 3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 412024-02 4 梦施设...
#凌通国学院# 凌通国学院21-318《孟子》:《公孙丑上》第2章14【“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暴:乱。孟老师讲的,公孙丑也听得一半明白,一半糊涂。他就接着问道:“您说,思想意志到哪里,意气情绪就跟着到哪里;又说,要坚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