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包车”这个名称听起来有点滑稽,但其实它是我国60年代初石油短缺时期的一种特殊车辆。当时,由于四川地质特殊,石油开采困难,天然气却大量涌出。于是,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直接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这种车就被形象地称为“气包车”。“气包车”的正式名称是“常压燃气车”,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车辆顶部...
因此,在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随着压缩天然气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气包车逐渐被更加安全、高效的CNG和LNG车辆所取代。到了2012年9月,全国最后一辆气包车在宜宾市的珙县退役,标志着这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气包车的历史意义尽管气包车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可...
气包车装的是未经加压或低温液化处理的原始天然气或瓦斯气。 气包车,也被称为“常压燃气车”,是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石油短缺时期的产物。由于当时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而一些地区又盛产天然气或瓦斯(如煤层气),于是便有了这种将气体直接充装到车辆顶部橡胶制成的大口袋中,再由软管经过阀门接到化油器代替汽油作为燃料...
“气包车”真正的名称叫做“常压燃气车”,也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压或者低温液化的处理的原始天然气或者瓦斯气,直接充装到车辆顶部的架子上由橡胶制成的大口袋里,再由软管经过阀门接到化油器代替汽油作为燃料的汽车。由于头顶一个大气包,所以大家形象的称它为“气包车”。
气包车是一种源于我国60年代初的石油短缺时期的一种车,当初是煤层气拿来加以利用,车顶用橡胶大包把煤层气“包”在里面,并用绳索固定。“气包车”真正的名称叫作“常压燃气车”,也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压或者低温液化的处理的原始天然气或者瓦斯气,直接充装到车辆顶部的架子上由橡胶制成的大口袋里,再由软管经过...
很多老司机都未曾见过..车顶的“大气包”这可不是放置的行李,这其实是个气囊,这是用来储备天然气的,它是以天然气作为燃料提供动力,这应该算是新能源汽车吧?在80年代的重庆、四川地区很常见这样的“气包车”。
记忆中还有一件很深刻的事:气包车居然在无意中救了一个轻生者的性命 故事发生在70年代初期,一位老太婆从自贡市东兴寺铁路大桥突然跳下(距离桥下公路至少5米以上),万幸的是刚好落在行驶路过该大桥下面的一辆公交车车顶部的气包上面,气包当时又恰好处于半袋气状况,具有良好的...
2003年8月,第一款都市新概念的“老气包车”进入珙县,车的型号CKZ6850EB。重庆公交同款涂装,车身印有 City Bus,首次使用内摆门形式,那时候内摆门没有涂黑。目前此车数量就一辆,记得以前的编号23改为现在的29。 2004年7月至11月,第二款都市新概念的“老气包车”再次进入珙县,车的型号是一样,和自贡公交的涂装...
在1984年的成都市区,穿梭在繁忙街巷的14路公交车成为了一种别样的交通工具,给这座城市注入了一抹特有的历史印记。这辆被俗称为“气包车”的公交,承载着时光的痕迹,成为了过去岁月中的一道风景。 这辆14路公交车,如同一艘气球巨船,上面的气囊由橡胶制成,充满气后宛如巨大的气球,必须用绳子牢牢栓紧。这种特殊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