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政治》是2024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气候变化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在所有大陆和海洋中都能看到气候变化对每一个地球人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如中亚的热死亡、俄罗斯的洪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干旱、全球性的冰川融化、作物损失和2015年莱茵河的老式葡萄酒口味发生变化等。因此,基于国际合作的气候政策...
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进而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者们,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这一复杂而紧迫的问题,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多重影响。一、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与地区冲突 气候...
COP28成果对中国的影响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COP28的成果文件表明,短期内中国在国际气候政治领域面临的压力比原来预计的要小一些,所以国内政策腾挪的空间可能就会相对大一些。 但在这个多重危机叠加的时代,如果中国能源领域的投资过多地锁定在化石能源资产,尤其是新建煤电项目上面,那到2030年以后,即中国从碳达峰进入碳中...
唯我独尊的“政治账” 谋求全球气候治理主导权。当气候成为全球性议题,围绕气候治理的国际规则塑造与权力博弈便应运而生。拜登上台后一改特朗普从气候治理中抽身的孤立主义做法,秉持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思维,将气变问题作为大国权力争夺和规则博弈的新战场。一是重塑...
然而,尽管科学证据明确,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却存在政治争议。不同国家和利益相关方在经济、能源和就业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考虑和立场。一些国家认为减排措施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另一些国家则主张采取积极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转向可再生能源。此外,国际合作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全球气候...
当气候与产业、贸易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国际气候政治的大基调正慢慢由合作转向竞争。再加上中美关系依旧紧张,气候对话虽已破冰但仍未恢复常态,希望借合作的框架来推进各自的本土气候进程,有效性估计将大不如前。整体来看,推动形成一种“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的良性竞争,恐怕是适应目前国际局势的更优...
COP28成果对中国的影响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COP28的成果文件表明,短期内中国在国际气候政治领域面临的压力比原来预计的要小一些,所以国内政策腾挪的空间可能就会相对大一些。 但在这个多重危机叠加的时代,如果中国能源领域的投资过多地锁定在化石能源资产,尤...
最后,气候变化与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事件产生的交互作用,显著地加剧了其对全球社会经济运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使这种影响愈趋复杂。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全球粮食短缺状况在2022年将有所加剧。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部分地区的战争与冲突,以及对农业环境造成破坏的极端天气...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不同党派执政下的美国政府对待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及其对应的气候政策截然不同。因此,笔者试图以美国政党政治为切入点,简析美国两党气候政策差异的原因。一、美国两党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分歧 气候问题在冷战后开始受到全球重视,美国冷战后的历任总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政策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反应。在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