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民间习俗 唱吉利 汉族游艺习俗。流行于四川大部分地区。正月初一或春节期间,民间 能歌善舞者自发地组成队伍,舞着竹龙,敲锣打鼓地去各茶庄、街头、地 坝游行。每到一处,队伍中的歌师要唱吉利。先叁拜龙神,赞颂龙神: “黄龙头一点金,一点光芒照乾坤,照定九州并万国,普天之下共太平。” 沿途不少人家,为...
在传统节日中,民间游艺一直承载着人们的乐观和欢乐,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参与。本文将介绍几个传统民间游艺在传统节日中的历史渊源、游戏规则与参与方式。 1.踢毽子 踢毽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游艺,早在唐代就已经有文字记载。踢毽子的器具是用鸡毛、细麻线、棉布等材料制成,形状像一个圆锥体。游戏规则简单,...
镇安县民间游艺历史悠久,项目多样,活动时间多集中在春节和正月十五前后。在云镇、县城、大坪、白塔、西镇、柴坪等集镇尤为兴盛。民国以前,这些活动多为地方绅士推举“灯头”(俗称“吵家子”)组织有影响的富户联合举办,或在群众中捐资举办。新中国成立后,由农村乡(人民公社)和其他合作组织筹措资金进行。近代发展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历史悠久。它们和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农耕和游牧文化背景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始终是民间娱乐的主要形式。截至目前,山东省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录入在册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已有15个项目。按照山东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被评为国家级非遗评定的...
潮汕地区民间游艺丰富多彩,而且很有特色。特别是春节期间,扣英歌、擎标旗、斗锣鼓、游灯屏、猜谜语等,反映出这海滨邹鲁之地甚高的文化素质。现介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扣英歌又称“英歌舞”、“跳英歌”,是一种以《水浒》人物为题材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演员不断地以手中的短棍相扣,边跳边打,故名...
永吉民间游艺走五道是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是吉林市。基本情况 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类别属于杂技与竞技 ,级别是省级。传承保护 2009年6月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吉政发〔2009〕16号)》,永吉民间游艺走五道被列入吉林...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2日讯 2月12日,2025年滕州市元宵节民间游艺大展演活动举行,人们在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中,欢度美好时光,感受幸福传统佳节。 当天上午,滕州市政务中心广场锣鼓喧天,23支参演方队在这里聚集,共同庆祝元宵佳节。9时整,展演队伍从政务中心广场出发,为沿街群众献上大秧歌、舞龙、划旱船、踩高跷等民俗...
民间游艺(folk performance; folk entertainment)是一种充满生活情趣的文化活动,它在闲暇时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调节身心的途径。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节令性游乐、竞技对抗以及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自娱自乐等各个方面。其中一些活动具有极强的继承性,规则严格,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滕州市举行元宵节民间游艺展演活动 2月12日,展演队伍行走在善国路上。当日,滕州市举行2025年元宵节民间游艺展演活动,展演形式以舞龙、舞狮、高跷等为主,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氛围。(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锐 通讯员 魏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