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通过了表决,于实施,民法典实施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关于《民法典》部分规定介绍见下文: 1、关于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民事关系的参与者、民事权利的享有者...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 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
民法典物业费新规定 [律师回复] 民法典对物业费规定到,业主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业主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有权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的,物业管理人有权进行公权力救济,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国民事法律的基本法典,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中部分重要规定的概述:法规 一、总则部分 民法典的总则部分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等基本概念和制度。其中,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号12月30日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2020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1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全文 第七编 侵权责任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 【侵权责任编的调整范围】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短期时效为3年(涉外合同短期时效为4年);除斥期间的时间更短,通常为6个月到1年、2年(在特殊情况下,最短为15日,最长期限为5年);失权期间,根据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案例统计,主要也是3个月到1年左右,与除斥期间大体相当但略短;异议期间的时间最短,通常为15日到90日(比较特殊的买卖合同瑕疵...
民法典对期间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期间的计算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条,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这意味着在法律事务中,期间的计算应统一采用公历,而非农历或其他历法。法规 二、期间的起始与结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一条,按照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