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轴蕨,拉丁学名Pteridium revolutum,属于碗科Dennstaedtiaceae的蕨属Pteridium。这种植物的茎可以长到1米以上,根状茎则是横走的。叶柄长度在35到50厘米之间,颜色是禾秆色或棕禾秆色,上面有1条纵沟,幼时被灰白色柔毛覆盖,老时则逐渐变得光滑。叶片形状为阔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渐尖头,三回羽状;叶脉上面凹陷,...
植物名毛轴蕨 拼音MaoZhouJue 学名Pteridium revolutum (Bl.) Nakai 别名密毛蕨、毛蕨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蕨科 属蕨属 植物形态 植株高达1米以上。根状茎横走。叶远生;柄长35-50厘米,基部粗约5-8毫米,禾秆色或棕禾秆色,上面有纵沟1条,幼时密...
植物名毛轴碎米蕨 拼音MaoZhouSuiMiJue 学名Cheilosoria chusana (Hook.) Ching et Shing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中国蕨科 属碎米蕨属 植物形态 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栗黑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2-5厘米,亮栗色,密被红棕色披针形和钻...
叶片形态与欧洲蕨相似,但在叶背面、叶脉及叶柄上密布柔毛,故有毛轴蕨之称(见图)。在相同物候期毛轴蕨和欧洲蕨相比,毛轴蕨叶片较厚,且质地较为坚韧,小裂片形态也有差异。 1 植株上部 2 叶片背面放大 3 叶片背面毛放大毛轴蕨墨线图 毒性与危害
毛轴碎米蕨可是蕨类植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哦!这个家族还包括松叶蕨、石松、木贼和真蕨等,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和特征。想象一下,剑叶凤尾蕨的金黄、金水龙骨的翠绿,还有毛轴碎米蕨的柔美,共同编织成一幅多彩的蕨类画卷!🖼️ 🏞️毛轴碎米蕨的生存环境🏞️ ...
毛轴碎米蕨大多分布于中国,越南,菲律宾,日本。生长于林下或溪边石缝中,根状茎短可入药,有止泻利尿、清热解毒、止血散血,治疗蛇咬伤的功效。今天,在我家后山上发现毛轴碎米蕨,这些毛轴碎米蕨全部长在了一个凸顶的大石头上,记得我小的时候这个石光凸凸的什么植物也没有,偶尔会有一两小蛇爬上去晒太阳。如...
毛轴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具体来说,它在台湾、江西(井冈山)、广东、广西、湖南(黔阳)、湖北(谷城、巴东)、陕西(秦岭南坡)、甘肃(文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亚东、加仲卡)等地有分布。该蕨类植物通常生长在山坡阳处或山谷疏林中的林间空地,高度在570-3000米...
毛轴蕨在医药领域具有多种用途。在彝药中,其幼嫩叶和根被用于治疗湿热痢疾、小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便秘等症,据《大理资志》记载。傣药中则有哥怕顾这一品种,其根状茎被用于疮毒的治疗,既可内服又可外敷,依据《滇省志》的记载。毛轴蕨的根状茎性涩、凉,具有祛风除湿、解热利尿、驱虫的...
中医药系列文库毛轴蕨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毛轴蕨”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毛轴蕨【概况】: 基源 为蕨科蕨属植物毛轴蕨的根茎。蕨属全世界约15种,中国约6种。原植物 毛轴蕨Pteridium revolutum(Bl)Nakai,又名密毛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饭蕨(中国...
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毛轴牙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drys anstralis Ch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80-160cm。根茎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30-80cm,深禾秆色,基部以上光滑;叶片纸质,长圆形,长40-80cm,宽25-35cm,仅叶轴、羽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