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襟虫是一种小型生物,其形态特征独特。它的体长大约为15毫米,前端宽度仅有2毫米,由420个体节组成。在体前端,触手冠尤为显著,拥有20个鳃丝主轴。每个鳃主轴内侧分布着20多对鳃,而外侧则点缀着四五个色素点,每个点都带有眼点。鳃轴基部通过蹼状膜相连,形成独特的结构。触手冠内腹侧有一对较鳃...
中文名: 黑襟毛瓢虫 拉丁学名: Scymnus (Neopullus) hoffmanni Weise 纲目:昆虫纲 鞘翅目 科属:瓢虫科小毛瓢虫亚科 功能类别: 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 棉蚜、蚜虫、叶螨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1.90-2.20毫米,宽1.40-1.50毫米,长椭圆形,弧形拱起.背面密生黄色细毛。头部、触角、...
雌性黑襟毛瓢虫形态特征如下:体长1.90-2.20毫米,宽1.40-1.50毫米,呈长椭圆形,背部有密集的黄色细毛。头部、触角和口器呈现红褐至黄褐色。前胸背板暗红褐色,中央显著有一大型黑斑,小盾片为黑色。鞘翅的基本颜色为红褐色,从食基部小盾片两侧延伸出一个基部宽、末端窄的黑色斑。斑纹类型多样,分...
黑襟毛瓢虫Scymuns hoffmanni weise生物学习性初步观察作者为郑瑞丰,该文献在198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中产生。
080 黑襟毛瓢虫 Scymnus(Neopullus)hoffmann seise 书名:昆虫图鉴 作者名:杨举 李东哲 本章字数:596字 更新时间:2025-03-14 08:48:07首页 书籍详情 目录 字号 背景 手机阅读举报 登录订阅本章 >
在湖北省,黑襟毛瓢虫成虫于11月中下旬在杂草、树缝、墙缝处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4月在木槿、苕子、蚕豆田繁殖,随后进入棉田。一年可繁殖5-6代,各代卵期和成虫盛期分布在4月到8月不等。羽化后的黑襟毛瓢虫可在1-2天内交配,一生可多次交配。卵产于蚜虫尸体、蜕皮壳下及棉叶背缝隙处,卵...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黑襟毛瓢虫的意思及读音、黑襟毛瓢虫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汲暗于2016年3月23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拼音:hēi jīn máo piáo chóng 解释:常见而体色多变的种类。栖息在农田(包括水稻田)、果树、杂草等,取食多种蚜虫,包括棉蚜、大豆蚜、桃蚜等。初...
黑襟毛瓢虫是一种常见且体色多变的昆虫,广泛栖息于农田(包括水稻田)、果树及杂草中,以多种蚜虫为食,如棉蚜、大豆蚜、桃蚜等。黑襟毛瓢虫的幼虫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初龄至四龄幼虫的蜡层非常薄,但在化蛹前变得异常厚实,呈现出棉絮状,而非条状。瓢虫幼虫表面的蜡丝具备多种防御...
黑襟毛瓢虫Scymuns hoffmanni weise生物学习性初步观察 近年在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防治研究工作中,发现异色瓢虫Leisaxyridis Pallas对松干蚧的抑制能力较强.为此自1970年以来对异色瓢虫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郑瑞丰,杨建武 - 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 被引量: 0发表: 1988年 黑方突毛瓢虫生活习性的初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