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毛泽东不断向自然科学探求,在粒子基本问题上获得了“毛粒子”的殊荣。这告诉我们:求真务实不仅是科学家应有的精神,也是每一位社会科学者必须拥有的。 来源: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
毛泽东的科学贡献:毛粒子及背后的哲学思想 1977年,第七届夏威夷粒子物理学年会上,著名物理学家谢尔登·格拉肖提议将构成物质的更基本的粒子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悼念毛泽东并致敬其哲学想法。这是怎么回事呢?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人们不仅发现了原子核和原子结构,而且...
毛主席是一代战略家,7大预言6个已应验,第7个因何颠覆科学界?前言 1978年,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在夏威夷召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发言,这一次的他大胆提出一种设想,将构成物质的所有假设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在物理学中,“粒子”这个名词十分常见,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毛粒子”的渊源,也...
据说,格拉肖上述关于“毛粒子”(泛指组成物质的所有粒子的总称,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粒子)的提议,并未在科学界获得广泛认同。可能是因为毛泽东“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基本粒子也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非基于物理学的科学假说,尚没有任何科学实...
毛主席的7大预言:6个已实现,第7个引发科学界颠覆!1978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将构成物质的所有假设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这个名词在物理学领域广为人知,然而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毛粒子”的来历。更加令人意外的是,格拉肖在...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毛粒子。 早在1953年,毛主席就明确提出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基本粒子也是无限可分"的科学论断。 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亲自主持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钱三强应邀在会上讲述核物理学的研究发展概况。当他讲到核原理时,毛主席插话问说:"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是这样...
"毛粒子"(Mao particle)是一个网络用语,通常用来戏谑地指代一些微小但不可或缺、或者是难以捉摸的事物或现象。这个词语起源于对毛泽东主席的敬称“毛主席”,将“毛”字放在“粒子”之前,形成了这个有趣的词汇。在网络语境中,它有时被用来形容那些在集体活动中必须出席但又不那么显眼的人,或者是指那些看似不重要但...
毛粒子(Maons),又译毛子,为美国物理学家谢尔登·格拉肖在1977年提议的一种粒子命名法。简介 毛粒子(Maons),又译毛子,为美国物理学家谢尔登·格拉肖在1977年提议的一种粒子命名法。谢尔登·格拉肖和史蒂文·温伯格曾多次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接见,双方就基本粒子还能不能继续分割作讨论,格拉肖方的立场当时倾向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