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毡草,中药名。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毛毡草Blumea hieracifolia (D. Don)DC.的全草。植物毛毡草,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泄泻,毒虫螫伤。入药部位 全草。性味 味微辛,性凉。功效 清热解毒。主治 泄泻,毒虫螫伤。相关配伍 1、治肠炎腹泻,毛毡草9-15g。水煎服。
1、清热解毒 毛毡草性凉,味微辛,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腹泻、肿毒疮疡等。 2、抗氧化 毛毡草富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3、解热镇痛 毛毡草含有的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解热和镇痛效果,常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
毛毡草用于清热解毒。主治泄泻;毒虫螫伤。 【拼音名】Máo Zhān Cǎo 【别名】臭草、鹅掌风、走马风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毡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hieracifolia (D. Don) DC.[Ergeron hieracifolium D. Don;Conyza hieracifolia Spr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段晾干。
毛毡草,这一清热解毒的草本植物,别称众多,如臭草、臭毛毡草、鹅掌风等,每一名字都蕴含着它的独特之处。其正式中药名为毛毡草,是Blumea hieracifolia (D. Don) DC.的学名。这种草本植物,高度介于50至150厘米之间,茎上部分枝众多,条棱明显,覆盖着密集的绢毛状长柔毛,间杂着一些头状具柄腺毛。在它的...
毛毡草的功效与作用 毛毡草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因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作用,对泄泻、毒虫螫伤等病症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适宜人群 腹泻、毒虫叮咬者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人群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煎服】 取适量毛毡草,洗净后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后便可服用。
毛毡草用于清热解毒。主治肠炎腹泻;外用治毒蛇咬伤,肿痒疼痛。 【别名】臭草、臭毛毡草 【来源】菊科毛毡草Blumea hieraciifolia (D. Don)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肠炎腹泻;外用治毒蛇咬伤,肿痒疼痛。
在具体应用上,毛毡草对于肠炎腹泻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通常使用9-15g的水煎剂进行内服,即可达到良好的疗效。此外,毛毡草还可以外用煎水洗或捣汁涂,以缓解毒虫螫伤等不适症状。2.针对毒蛇咬伤引发的肿痒疼痛,可采用毛毡草水煎后进行外洗,或直接使用鲜品捣烂取汁进行外涂,以缓解症状。(《广西本草选编》)
毛毡草(学名:Blumea hieracifolia (D. Don) DC)为草本。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上部有分枝。叶主要茎生,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稀倒卵形,上部叶较小,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2-7个簇生,排列成穗状圆锥花序;总苞圆柱形或钟形;花托稍凸,无毛。花黄色;雌花多数。瘦果圆柱形。花期12月一翌年...
毛毡草全草可入药,性凉,味微辛,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等。毛毡草可用于治疗湿热腹泻、毒虫蜇伤等症状。一般使用鲜全草捣烂取汁外涂,或用全草水煎外洗。 三、毛毡草的分布情况 毛毡草在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有分布,同时在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