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脉两侧各有1条数个细胞厚的鞘,鞘上被柔毛。孢子囊羣生于向轴短裂片的顶端;囊苞罈状,口部截形或稍膨大;囊膨大;囊羣托纤细,丝状,长而突出。分布范围 从喜马拉雅、锡兰分布至波里尼西亚、塔希提。我国有1种,产于台湾及海南岛。下级分类 毛叶蕨Pleuromanes pallidum (Blume) C. Presl ...
毛叶蕨属的植物属于典型的附生植物类型。其根状茎呈现出丝状特征,长度较长且水平延伸,常常缠绕生长,并覆盖着一层柔毛,增加了其独特的外观。叶子生长位置远离主茎,叶柄非常细长,如同丝线般脆弱。叶片形状为中型,通常下垂,叶片下面覆盖着一层白霜,增添了其美感。叶片的分裂层次丰富,二至三次羽状分...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毛叶肾蕨具有消积化痰的功效,主要应用于治疗小儿疳积、食滞等症状。 毛叶肾蕨的药用价值源于其独特的植物成分。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甾体、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具有调节消化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毛叶肾蕨可以通过煎汤内服的方式进行使用,一般剂量为9-15克...
毛叶肾蕨有祛风除湿和消肿利尿以及清热解毒的功效。使用期间多数用于治疗身体出现的浮肿和小便淋漓不尽,同时还有利于去除体内的湿寒,对于身体出现的肺热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使用时具体的用量和使用时间需听从医生指导,不可私自盲目使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防止健康造成影响。 2022-11-28 ...
毛叶轴脉蕨(Tectaria devexa Copel.)是叉蕨科、轴脉蕨属土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70厘米。根状茎直立,披针形,全缘,膜质,深褐棕色并稍有光泽。叶簇生;叶柄禾秆色至棕禾秆色,叶片三角形,长25-40厘米,基部宽20-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并为三回羽裂,向上二回深羽裂;羽片近对生,基部一对...
毛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squamosa (Hope & C. H. Wright) Ching)是凤尾蕨科、粉背蕨属植物。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的鳞片披针形,棕色、边缘淡棕色,半透明。叶簇生;柄长5-15厘米;叶片五角形,长宽几相等,约5-10厘米,或长稍过于宽,先端短渐尖,三回羽状深裂;羽片5-7对,...
毛叶凤尾蕨,植株高可达50-80厘米,其根状茎呈短粗形态,直径约2厘米,顶端密布黑褐色鳞片。叶簇生,数量约为5-7片。叶柄长度在30-50厘米之间,基部直径大约3-5毫米,颜色为暗禾秆色,下部带有暗栗色,表面无光泽,上部有狭窄纵沟,沟内覆盖灰色短刚毛。叶片呈卵形,长30-45厘米,宽20-25厘米,...
毛叶粉背蕨,是一种形态独特的蕨类植物,其植株高度在10-20厘米之间。根状茎短而直立,顶端的鳞片呈披针形,棕色且边缘淡棕色,半透明。叶片簇生,叶片整体形态为五角形,长度与宽度大致相等,通常在5-10厘米左右,有时略长于宽度。先端呈现短渐尖的形态,整体呈现三回羽状深裂。在叶片的羽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