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芋兰 (原变种)是植物界植物,块茎圆球形,直径5-10毫米。形态特征 叶1枚,在花凋谢后长出,上面暗绿色,有时带紫绿色,背面绿色或暗红色,质地较厚,干后绿色,带圆的心形,长7.5-11厘米,宽10-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全缘,具20-30条在叶两面隆起的粗脉,两面的脉上、脉间和边缘均有粗...
毛叶芋兰(Nervilia plicata),兰科,芋兰属,地生植物。别名紫花脉叶兰、紫背一点广、紫花芋兰等。块茎圆球形或椭圆形。叶1枚,在花凋谢后长出,上面暗绿色,有时带紫绿色,背面绿色或暗红色,基部心形,边缘全缘,具20—30条在叶两...
保山首次发现毛叶芋兰 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兰科植物资源保育研究人员廖勤昌在野外调查时发现两株特别的小花,经现场比对,认定为毛叶芋兰,得到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蒋宏确认。毛叶芋兰,兰科,芋兰属。地生植物。块茎圆球形或椭圆形。叶1枚,在花凋谢后长出,上面暗绿色,有时带紫...
保山龙陵首次记录到毛叶芋兰 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兰科植物资源保育研究人员廖勤昌在野外调查时发现两株特别的小花,经现场比对,认定为毛叶芋兰,并得到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蒋宏确认。 毛叶芋兰 (资料图)。龙陵县委宣传部 供图...
毛叶芋兰(原变种)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微子目兰科芋兰属,产甘肃东南部(文县)、福建(同安)、广东、香港、广西、四川和云南。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林下或沟谷阴湿处。形态特征 块茎圆球形,直径5-10毫米。叶1枚,在花凋谢后长出,上面暗绿色,有时带紫绿色,背面绿色或暗红色,质地较厚,干后绿色...
经现场比对辨认,并经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蒋宏鉴定,确定为兰科芋兰属植物毛叶芋兰,在保山市域为首次记录。毛叶芋兰隶属兰科芋兰属,为地生植物,别名紫花脉叶兰、紫背一点广、紫花芋兰等。块茎圆球形或椭圆形。叶1枚,在花凋谢后长出,上面暗绿色,有时带紫绿色,背面绿色或暗红色,基部心形,...
毛叶芋兰,这个名称有着丰富的科学依据。首先,Nervilia plicata (Andr.) Schltr. 是在1911年的Bot. Jahrb. Engl. 45期刊上首次被记录,编号为403。接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在1976年的第五卷中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图号为655,对应图8139。1978年,Seidenf. 在Dansk Bot. Ark. 32(2)中的156页...
毛叶芋兰的形态特征独特,它的茎部呈现出圆球形的块茎,直径大约在5-10毫米之间。[1]叶片是毛叶芋兰的重要部分,每当花朵凋谢后,会生长出一片叶子。叶片暗绿色,有时带紫绿色,背面则呈现绿色或暗红色,质地较为厚实。叶子的形状为长7.5-11厘米,宽10-13厘米的心形,边缘整齐,尖端急尖。基部则...
近日,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兰科植物资源保育研究人员廖勤昌在野外调查时发现两株特别的小花,经现场比对,认定为毛叶芋兰,得到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蒋宏确认。 毛叶芋兰。侯云鹏 摄 毛叶芋兰花。侯云鹏 摄 毛叶芋兰花。侯云鹏 摄 毛叶芋兰,兰科,芋兰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