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成语,意思是: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出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以及出自《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以上这些注解只是后世儒家学派为了批判攻击道家学派(或者是出于某些目的),断章取义而已,...
下面是关于一毛不拔原文以及注释,希望大家阅读了解! 一毛不拔 魏晋:邯郸淳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
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成语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看似“利己”,实则在表达其“不为外物所惑”的“重生”思想。 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悉天下以奉一身而不取”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拔掉自己一根毛发来让天下人获利,我不会这么干;让天下人去供奉一个人,我也不赞成。有人说杨朱的这种思想比较自私,自私不自私,这个自私之...
首先来说,杨朱学派通常被归于道家,但其理念又与道家存在着许多分歧,甚至还曾经被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所排斥。因此,杨朱学派也可以看作是自成一派。至于其核心思想,用一个本就脱胎于杨朱学派的著名成语就可以概括,那便是“一毛不拔”。如今,一毛不拔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度吝啬,不愿意有丝毫付出...
先秦诸子:杨朱主张“一毛不拔”有何现实意义?易中天:人权宣言 先秦的诸子百家,在众多维护民众权益、社会权益、企图拯救世界的思想家当中,杨朱可以说是一个另类的人,他发出了与这些人完全不同的声音,他认为要保障个人的生存空间,保证个人的权益,不能够为了集体而去牺牲个人,当然也不能为了个人而去牺牲集体,...
“一毛不拔”最早是由杨朱提出,杨朱认为:人人一毛不拔,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的学说是被误会得最深的,其时常被扣上“精致利己主义”和“极端自私”的帽子,杨朱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1.杨朱的原意 在《列子·杨朱篇》中如下说道: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
禽滑厘回来后便对老师孟子说:“杨朱简直不可理喻,一毛不拔!”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抨击杨朱“为我”的哲学思想,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杨朱都不肯。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杨朱很失望。那你就错了,而是我们没有理解杨朱学派哲学思想的真正内涵。杨朱是我国战国时期...
【一毛不拔的反义词】: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一毛不拔的近义词】: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成语造句】: 1、他就像只铁公鸡,一毛不拔。 2、看他整天攥着两个拳头,一文不花,活像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3、这个守财奴,平日里一毛不拔,今天要让他好好出点钱,那可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