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治心病,母病治子,上病下取 导读:心为君主之官,脏腑功能失常皆可导致心病。先生临证注重四诊,强调整体辨证,不局限于心律失常就属心之为病。 王某,女,60岁。初诊日期:1994年10月15日。 初诊(1994-10-15):多年来心慌不宁反复发作,心电图等检查示:“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发时多呈二联...
先生临证注重四诊,强调整体辨证,不局限于心律失常就属心之为病。本例患者悸在心中,实为子病累母,由脾土阳虚而心失所荣,故而治在中阳,温脾而养心,实为母病治子、上病下取之治,反映了先生整体辨证思路。 本文内容节选自《跟周仲瑛抄方(第2版)》。
根据“母病及子”的原则,采用相克的方法于临床,治愈多例心脏病的患者。证明了当心脏病不愈,脉象显示肝脉盛而大时,是“母病及子”所致,坚持以治肝为主,采用金克木的方法医治,无不治愈。
华佗除了善于在民间收集有疗效的土方、验方外,对儿科病症也颇为精通。民间流传的“子病母治”法,相传就是华佗辨证施治的一个高明之处。正在吃奶的孩子有病时,对其母亲用药,药经母乳喂给小儿,从而间接治疗小儿科病。传说,东阳有位叫陈菽山的人请华佗给他的一岁儿子看病,那孩子患的是腹泻症,整天哭闹不止,经过许...
1母病及子 既包括了广义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基础,又有狭义的源头哺乳问题带来的黄疸。所以在治疗母亲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立法处方用法用药。根据不同原因,调理好黄疸问题。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优势一,在辩证论治,常证有湿热郁蒸证,寒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变证有胎黄动风,胎黄虚脱等五种类型。
A. 先治母脏,后治子脏 B. 母病治母,子病治子 C. 虚则补母,实则泻子 D. 重治母脏,轻治子脏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以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包括:①滋水涵木法;②益火补土法;③培土生金法;④金水相生法。反馈...
这大夫是一个心术不正之人,他看刘老太的病情比较严重,想着敲诈刘青天一把,便对刘青天说道:“你母亲身患之病相当严重,急需一些名贵药材做药引子,配上其他药物,方可治愈你母亲的病情,只不过这费用特别高,需要五十两银子。”说完,眼睛一闭便不再搭理刘青天了。刘青天听了之后,脸色大变,心里想着,我一年...
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母病累子而称。例如木生火,肝木为母,心火为子,当肝阳上亢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使心火亢盛而致病。 五行学说术语。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肝木为母,心火为子,肝阳上亢,可发展为心火亢盛;又如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胃虚弱...
《证治汇补·痰证》中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该句告诉我们。若是我们的脾气太过虚弱而不得运化。最终就会导致痰湿的生成,从而上泛于我们的肺。而肺中痰湿一旦增多,势必就会导致肺的宣降失常。那么,直接表现于外的就是气逆而咳。从而,把这种有形的痰,通过咳吐将之排除体外。通过五行气化论不...
;子病治母,母子同治 慕玉娟 女 28岁 观里蒋家 2005年10月19日 脉沉细迟涩,舌质淡,舌苔少,舌底脉络淡,乏力、劳累后腰痠,大便干燥,小便黄,怕冷,食欲差,尤其是夏天。育一八个月男婴,经常感冒,大便稀溏,感冒后体温不是很高,近一个月男婴感冒后引起呼吸如鸬鹚叫,服用各种西药无效。男婴食乳,子病治母,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