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母姜酒 《普济方》:[卷六十四咽喉门]语声不出(附论) 一两炮裂去皮脐)桔两汤浸去皮温服。生姜膏(一名母姜酒)治咽喉肿痛。声嘶不出。盖咽门者。肝胆之候。若...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喉病第七]母姜酒 脏热,咽门则闭而气塞,若腑寒,咽门则破而声嘶。母姜酒主之方。母姜汁(二升...
母姜酒:“母姜汁二升,酥、牛髓、油各一升,桂心、秦椒各一两,防风一两半,芎藭、独活各一两六铢。右九味,为末,内(纳)姜汁中,煎取相淹濡,下髓、酥、油等,令调,微火三上三下煎。平旦温清酒一升,下二合膏,即细细吞之,日三夜一。”[1] 本方出自《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孙真人曰:“咽门者,肝...
捣碎一把韭,炒后把药物涂敷到患部,冷后换新的。 母姜酒 治疗咽门 胆腑寒,咽门破而声音嘶哑;肝脏热,咽门就含闭而气塞。 母姜汁二升,川芎一两六铢,桂心一两,秦椒一两,酥一升,油一升,牛髓一升,防风一两半,独活一两六铢。 以上九味研末,放到姜汁中熬,等到姜汁淹没所有药时,再加入髓、酥、油等调和,用...
母姜酒中文名称:母姜酒 组 成:母姜汁,牛髓等 处方来源:《千金》卷六 方剂主治:咽喉肿痛,声嘶不出介绍 药物组成:母姜汁2升,酥1升,牛髓1升,油1升,桂心1两,秦椒1两,防风2两半,芎藭1两6铢,独活1两6铢。 处方来源:《千金》卷六。 方剂主治:咽门者,肝胆之候,若脏热,咽门则闭而气塞;若腑...
首页/书籍/备急千金要方/ 母姜酒 咽门者,肝胆之候,若脏热,咽门则闭而气塞,若腑寒,咽门则破而声嘶。母姜酒主之方。 母姜汁(二升) 酥牛髓油(各一升) 桂心 秦椒(各一两)防风(一两半)川芎独活(各一两六铢) 上九味末之,纳姜汁中煎,取相淹濡,下髓酥油等,令调,微火,三上三下煎之,平旦温清酒一升,...
首页/方剂/ 母姜酒 组成母姜汁2升,酥1升,牛髓1升,油1升,桂心(肉桂桂通)1两,秦椒1两,防风2两半,芎藭(川芎)1两6铢,独活1两6铢。 用法上药桂心以下为末,纳姜汁中煎,取相淹濡,下髓酥油等令调,微火,三上三下煎之。平旦温清酒1升,下膏2合,即细细吞之,日3夜1。
母姜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三册》第1378页(322字) 【方源】《千金》卷六。 【异名】生姜膏(《圣惠》三十五)。 【组成】母姜汁二升 酥牛髓 油各一升 桂心 秦椒各一两 防风二两半 芎 独活各一两六铢
古籍中的母姜酒 《普济方》:[卷六十四咽喉门]语声不出(附论) 一两炮裂去皮脐)桔两汤浸去皮温服。生姜膏(一名母姜酒)治咽喉肿痛。声嘶不出。盖咽门者。肝胆之候。若...《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喉病第七]母姜酒 脏热,咽门则闭而气塞,若腑寒,咽门则破而声嘶。母姜酒...
母姜酒 主治 咽门者,肝胆之候,若脏热,咽门则闭而气塞;若腑寒,咽门则破而声嘶。咽喉肿痛,声嘶不出。 记载 《千金》卷六。 组成 母姜汁2升,酥1升,牛髓1升,油1升,桂心1两,秦椒1两,防风2两半,芎藭1两6铢,独活1两6铢。 用量 上药桂心以下为末,纳姜汁中煎,取相淹濡,下髓酥油等令调,微火,三上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