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史观”本身就是殖民史观。其创立的初衷,就是用西方为中心的文明进步叙事,代替以非西方为主体的殖民侵略叙事。值人对比也是心领神会,拼命鼓吹殖民带来文明,侵略带来现代化,理性的策略不是反抗,而是“拥抱文明”。。。大侄子们无时无刻不想摧毁中国独立的主权能力。除了美化侵略,他们最常用的手法制造内部对立...
我的殖民史观 罗金辉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中世纪以来,欧洲就是一座练蛊房,所以动不动就百年战争,千年世仇。西葡在美洲拓殖之前,刚从伊斯兰手里独立出来,大概是日子真过不下去了,就想着从亚洲的印度去发笔横财。后来发现了美洲银矿,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提款机,然后取了钱来我大明朝消费,明显暴发户体质,也没什么...
中评社台北5月21日电/赖清德昨日就职演说最后说“1624年,台湾从台南出发,开启台湾全球化的开端”,东华大学民族事务与发展学系副教授陈张培伦质疑,赖的说法忽略早就存在台湾的原住民。“1624年的史观为殖民者的史观”,赖清德致词似乎让外界以为1624年前台湾都没有人,其实原住民已在台湾生活千百年。 520晚宴首度移师...
伊藤博文韩国殖民史观研究摘要: 伊藤博文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日本殖民主义在韩国的推动者之一。本文以伊藤博文为研究对象,从他的思想、行动以及日韩两国历史、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对其对待韩国的殖民政策及主张展开研究。通过对伊藤博文在韩国殖民史观上的表现来探讨其对待...
总之,多元史观解读“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多 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 件和现象。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加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历史认识。 全球史观,即全球视野的历史研究方法,正逐渐改变我们对历史的理 ...
不同史观对殖民扩张的不同认识(1)革命史观: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引发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出生在一座拥有大量殖民遗留的城市,自小浸淫在殖民者留下来的建筑、传说与城市规划中,这是我与殖民史交集。 这座城市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了我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但是这本身也是这座城市一些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得到清算的明证: 名震全国的,就是有“油纸包”传说,随着网络文化的逐渐壮大与移动化,终于化成“梗”,似乎...
历史学者朱学勤在名为《学者朱学勤称新历史教材进步,人吃人史观扭曲》的访谈中,有许多观点让人无法赞同。下面谈谈他的殖民史观。 在这篇访谈中,朱学勤提到:“一部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既是统治和反抗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文明输入和文明扩展的历史。我认为,也恰恰是多方面因素的参与,共同创造了我们沿海文明地带的历史。
【环球网综合报道】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光国日前在“中时电子报”上发表题为“蔡英文自我殖民的史观”一文,批评蔡英文,如果继续坚持“自我殖民”的史观,不敢公正客观地面对历史,必定会导致台湾的分崩离析。黄光国表示,在“228事件70周年纪念仪式”上,蔡英文承诺严谨处理228事件责任归属。她特别提到台“国史馆”...
作者在书中主要批判了韩国学界长期以来的为反对日本殖民史观的“朝鲜儒学是朱子学教条化(停滞化)”而汲汲于找出儒学儒学发展中有“近代思想萌芽”的一面。在作者看来,配合后设的理论体系而“再解释”过去著作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学术神话”的建构。 作者结合17世纪的政治情况,考察了长期以来被韩国学界视为有“反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