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残碑》的发现始于清代金石学的兴盛时期。清嘉庆三年(1798年),河南安阳丰乐镇西门豹祠附近的乡民在农田耕作时,意外掘出一块残损石碑。此碑出土时仅存下半部分,首行刻有“允字子游”字样,故被命名为《子游残石》。时任地方官员的徐方闻讯后,将其移至安阳孔庙保存,后辗转洛阳存古阁,最终于2009年入藏中...
📜 三国·曹魏时期的《魏皇女残碑》拓片,是东汉晚期碑刻艺术的珍贵遗存。东汉年间,黄肠石开始替代柏木,用于帝陵和高级墓葬的建造,构建石质椁室。🗿 这块残碑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在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文昌阁南被发现。据传,残碑出土后被当地人砌于家门之上,用作木料,有字的一面朝外。为了美观,他们请石匠...
唐大历12年(777年),颜真卿写下《修西亭记碑》碑文,碑身四面环刻楷书,题首是篆书“修梁吴兴太守柳文畅西亭记”。同一时期的作品是《李玄靖碑》,同属于颜真卿成熟期作品。 拓片十分精美: 摩诘君将拓片制作成翻墨本,并有一些单字放大,让书友们感受颜鲁公纸本墨迹的魅力:...
《东武侯王基残碑》,常简称为《王基断碑》,三国魏隶书碑刻,魏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四月立于洛阳,现藏于洛阳关林碑林。碑主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历文帝、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五代,文武兼备,勋著魏室。官至东武侯,魏元帝景元二年卒,追赠司空,谥“景侯”。《三国志•魏志》有传...
摘要:北庭龙兴寺残碑是研究西域佛教的珍贵出土文献,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然而由于其残破过甚,很难进行深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研究中心所藏考古学家李征先生的遗物中,见有“唐金满县残碑”文件夹,内系旅顺博物馆馆长刘广堂寄...
董寿平先生鉴定认为,该碑是碑是表,是状是志,难以确认,故又定名为《建宁残碑》。现存临猗县博物馆。本次上拍 12 件隋唐大型碑刻北魏造像原石整拓,18件墓志碑帖拓片等,欢迎查阅竞拍 商品描述: 多拍合并运费,实物拍摄,尽量展示缺陷,买家请自鉴,介意慎拍 ...
[残碑拓片·八荒万象]..打完1-10层之后,点击石碑,拉到最底下,有个拓模,拓完给个任务道具,然后出本给npc就给书了.每层4000杀进阶到下一层(这个不是特别确定,我自己打的时候迷迷糊糊的,没进阶就重新打)
作者:不详 年代:6000000000 尺寸:长4宽4高(cm) ,购买汉永寿三年《射礼残碑》拓片,1933年洛阳金村一带出土。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胡海帆《秦汉刻石文字要目》皆有收录。等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
清末民国初拓残碑拓片 清末民国初拓残碑拓片是一件清末民国初文物,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清末民国初拓残碑拓片之一外长40.1厘米,外宽32.5厘米,内长28.5厘米,内宽20厘米,;之二外长38.5厘米,外宽30厘米,内长25厘米,内宽18.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