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事方面的设施。 【造句】国家武备精壮方可抵御外侮。武备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军事方面的设施。《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古者虽有文事必有武备。」《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相关成语
成语(Idiom):武备 发音(Pronunciation):wǔ bè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军队的装备和战备。也用来形容人的准备充分,具备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武备一词源自军事,原指军队的装备和战备情况。在现代汉语中,也用来形容人准备充分,具备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武备不仅包括物质装备,还包括...
众所周知,中国武备圈小白的神论有很多,其中大部分的谣言都是从百度贴吧冷兵器吧传过来的,尤其是唐刀虚无论最为出名😅 下面都是典中典 《唐刀骗局》《中国本土没有唐刀》《唐刀都是模仿日本武士刀》《唐刀都是弯的,直的都是假的》《中国古代典籍没有唐刀这个词,环首刀才是古称》《中国没有窄刃细长的刀》 ...
《武备志》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属于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明朝茅元仪辑,240卷,文200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公元1661—1672年)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曾被列为禁书。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300万册件古籍善本中,《...
2022年7月21日,故宫博物院与嘉德艺术中心第四次倾力合作、联合主办的《崇威耀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武备展》于嘉德艺术中心正式揭幕,展览分三个单元:礼仪中的武备、战争中的武备、艺术中的武备,用“吉礼”“狩猎”“大阅”“行军”“艺术”等板块展现金戈铁马...
但正是从此时起,冶铁技术迅速发展,铁制兵器逐渐登上历史舞台,铜与铁在军事领域的地位此消彼长,展开长达2000年的较量。/铁刃铜钺,商代,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当时的铁制兵器主要由陨铁铸造青铜让位于铁冷兵器时代的青铜武备是被铁器击败的。从春秋到战国,铁器由少而多。春秋早期铁器出土仅在西北地区和河南...
编者按:有关西汉时期匈奴军队的装备情况,网上爱好者往往依据晁错《言兵事疏》中“革笥木荐”的语句,将匈奴军队想象成一支“穿着皮袍子、防具是木板”的穷酸军队,甚至于衍生出了“用单体弓”“没铁矢只能用骨矢”之类的刻板印象。而近年来,随着关于各大匈奴墓葬考古成果的传播,一些爱好者又把匈奴描述成一支与汉军...
武备产量:二战时期,希特勒走向战争的开端与终结 早在1920年,德国便开始秘密重整军备,完全将《凡尔赛条约》抛弃,利用国外或民间私人公司为掩护,设法重建了陆军和空军。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这种偷偷摸摸的日子便结束了。1932至1934年,世界强国都参加了日内瓦裁军会议,控制全球范围内再度出现军备竞赛的可能。1933年...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应妮)150余件精美绝伦的故宫博物院藏武备文物集中亮相在嘉德艺术中心的《崇威耀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武备展》。最值得一提的是,刀剑文物在展出中通常不会“出鞘”,但此次武备展它们都会“亮剑”,让观众感受百年后的刀光剑影。展览依照清宫武备的不同功用,分为“礼遇天地”“神锋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