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当政时期,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铺平了道路。 用人点拨 骆宾王把武则天骂了个狗血喷头,武则天却是微笑着听着,骂到好处,甚至还拍手叫好,在武则天眼里,骆宾王不是一个慷慨激昂的讨伐者,更像是一个调皮不听话的小孩,他的征讨显得那么幼稚,而武则天却在...
武则天都非常满意,来者不拒全部纳入后宫。 已经拥有这么多专宠的武则天,依然不知满足。她常年派自己的亲信上官婉儿到民间寻找美男,上官婉儿临走时,都会与武则天见面,接受武则天的选美要求,上官婉儿牢记住武则天的旨意,为武则天寻找天下绝色。 在武则天的苦心经营下,她的专宠群体已经初具规模。为了便于管理专宠,公元698年...
首先,《史记》是汉朝司马迁写的,内容截止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武则天生活在800年以后,因此,《史记》中没有关于武则天把皇位禅给李显的记载。再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为了物色合适的男宠,武则天采取了“采选”的方式,派遣专人去挑选。《旧唐书·张行成传》中记载,武则天曾命令挑选美少年作为左右奉宸供奉。然而,这种行为遭到了许多有意识传统的朝臣反对。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也是武则天重要的“女选官”。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亲生女儿,而上官婉儿则是武则天的...
1.《史记》 (1)作者 司马迁 汉朝 (2)内容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2.武则天 唐代 3.《资治通鉴》 (1)作者 司马光 北宋 (2)内容: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
为什么史记资治通鉴无武则天 《史记》无武则天是因为《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成书年代早于武则天生活的时代,所以《史记》里不可能有武则天;《资治通鉴》里是有武则天的,只是没有称武则天为皇帝,而是称皇后或太后。因为《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是一个保守派
也就是说,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的。但在司马光看来,李弘的死仍存在疑点,因此他并没有将话说满。直到1995年,在陕西出土了一块石碑,在石碑上刻着一句墓志铭揭露了事实的真相:岂意彼苍冥昧,福寿徒欺,积痗俄侵,缠蚁床而遘祸;浮晖溘尽,随鹤版而俱逝。大概意思就是说,当时作为太子家令的阎庄受到了牵连...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
武则天恰当的抓住了上天给她的机会,帮助李治治理朝政,趁机征服了李治。李世民对李治的无能很着急,可是又无计可施。当他发现李治在他征辽时对朝政的对策,像极了自己。他了解到是自己的低级妃子武则天的功劳。于是想了个办法,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成年的太子留在身边,避人耳目的建了太子殿,要想学...
武则天自从掌权以来就广开选举人才之门,不仅不计较被选者的门第高低,不欺压平民百姓,而且更重要的是不避讳与她有仇怨的人。她对仇人之女上官昭容的任用便是其大度、识人用人的很好一例。 上官昭容名婉儿,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庭芝的女儿。麟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