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26)此心光明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00:12:20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26)此心光明 用心学的智慧来塑造人生 00:07:21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26)此心光明 两肩正气的王阳明 00:06:03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1)传奇开始的地方 王阳明心学的诞生 00:06:54 [百...
王阳明像 王阳明《寓赣州上海日翁》书 导读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先生何以这样说?作者通过阳明先生一生的经历来为我们解说阳明先生的临终遗言。这句话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生故事。阳明先生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者,然而,在...
王阳明临终时留下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千古遗训,成为阳明心学的标志性话语,表明人内心之光,是一种智慧的修炼,一种本真的保持。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王阳明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已经完成了自己少年时的志向,做圣贤。做到了心如明镜,可以将世间万物的规律照射清楚,无愧为千古第一完人。 他的最后遗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意思是王阳明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没有什么需要说的了。'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意思是王阳明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上看,有人理解为“这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又有什么可以说的呢!”其实这种理解过于笼统,并不准确。诸君知道,王阳明是思想家,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哲学,是认识论。所以,“此心光明”应该还是从认识论上来说的。他的...
导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阳明先生的临终遗言。这句话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生故事。内心光明的人,他的世界也一片光明,一片生机。因此王阳明遗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但他一直将功劳归于他人,自己则称病请假回家了,没要任何封赏。嘉靖皇帝上位才对王阳明论功行赏,从而封他当了南京兵部尚书。在第三次出征平定两广及湖南少数民族叛乱,返回的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时年56岁。临终之际,弟子问老师有何遗言,王阳明用手指着自己心口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临终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字伯安。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人称之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据《王阳明年谱》载,王阳明临终前,家人“问“何遗言?”先生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瞑目而逝。其遗言意即:我这颗心光明磊落,又再说什么呢? ...
历史上的王阳明从不讲道德,死后却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话令人费解。作为明朝著名思想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一生似乎与道德背道而驰。他在战争中手段残酷,甚至不惜杀戮手下;他推崇"良知"高于一切,对传统道德思想持有怀疑态度。然而,临终前他却留下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究竟是何用意?是否...
王阳明笑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里的“心”,和“心即理”的“心”一样,依旧指的是良知。王阳明临终要见的人,是他的门生。王阳明的临终遗言,依旧是他历经百死千难后悟出的良知学说。王阳明临终要说的是: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心中都有良知,只要“知行合一”,“致良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