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汤是用白薇半两,玄参半两,川芎半两,桑白皮(炙)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旋覆花半两,甘草(炙)半两,生姜半两制作而成的补品。出处一 组成 白薇半两,玄参半两,川芎半两,桑白皮(炙)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旋覆花半两,甘草(炙)半两,生姜半两。主治 阳衰,关节禁固,腰痛,气郁...
正阳汤是由当归、川芎、元参、旋复花、白薇、白芍、桑白皮、甘草、生姜组成的(初之气,太阳加临厥阴,本方加升麻、枣仁)。 繆问解此方曰:少阴司天之岁,经谓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固结而争于中。 病咳喘,血溢泄,及目赤心痛等证,寒热交争之岁也。
且患者出生于癸卯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多因子分析此时段运气病机为金燥火烈,火气不降,肺热移于大肠,故肠府内热,热破血行,可见大便带血、便后滴鲜血等火热内盛之象;舌尖红,舌为心之窍,心属于少阴,综合考虑选取少阴君火司天的运气方正阳汤泻热降气,缪问注曰:“少阴司天之岁,经谓热病生于上,清病...
正阳汤 取自正阳汤取自《三因司天方》 药物组成: 白薇10元参15川芎10桑白皮10当归10白芍10 旋覆花10(包煎)炙甘草10生姜10克水煎服日一剂 (此方名为正阳汤,乃子午之岁的运气司天方。) 方解:少阴司天之岁,经谓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水火寒热,持于气交。民病咳血、溢血、泄,目赤,心痛等症,寒热交争之...
方用正阳汤合静顺汤去附子、干姜:姜炒白薇6g,润玄参15g,大川芎10g,炙桑皮15g,西当归10g,杭白芍15g,陈旋覆花(包煎)10g,炙甘草10g,炒白术30g,怀牛膝15g,宣木瓜15g,防风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10月15日随访,患者诉服药1天半后发言2小时,嘴角也没有流口水,双侧手臂沉重伴手麻的症状也消失,...
按:患者发病及就诊时间是甲年年三之气之时,据运气理论,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三之气时,客气为少阴君火,主气为少阳相火,少阴加临少阳,三火相遇,火热太过,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至血症。故投子午年之运气方正阳汤治之而获桴鼓之效。 缪问释正阳汤云:少阴司天之岁,经...
正阳汤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有着显著的疗效。以下是一些临床应用体会: 1. 温中散寒:正阳汤可以温中驱寒,改善寒邪困阻阳明经络引起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多数患者在用药后会感到腹部温热,症状明显缓解。 2. 清热解毒:正阳汤中的药物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对于阳明病中的实证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的发热、...
运用司天方正阳汤 结合今年气候属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运用司天方正阳汤,加大剂量益气养阴药进行辨证施治。治疗方案调整3天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一周后出现了明显的病情转折,夜间可以安眠、低氧症状得到了改善,氧流量持续3L/min,脉氧饱和度可达96%以上,病情平稳,...
司天方正阳汤临床应用举隅 崔海兰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肾病科(北京 昌平 102200) 摘要:正阳汤出自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病证方论》,是针对子午之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的运气特点所创之方,由白薇、玄参、川芎、桑白皮、当归、白芍、旋复花、炙甘草、生姜等药物组成,具有“辛温以和其寒、酸苦以泄其热”...
正阳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正阳汤是中成药“柴胡正阳汤”的简称,它是由柴胡、阿胶、当归、白术、炙甘草、生薏米等几味中药制成的中药复方,它的主要功效是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它的应用可以治疗因肾虚证而引起的内热湿痹、腰膝疼痛、腱鞘炎等病症。 我在临床上曾经应用过正阳汤,主要是治疗腰膝疼痛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