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其身正者,才能不令而行 一、“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原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以身作则,别人自然会以他为榜样,一个人作为长官,他本身做得正当时,不用下命令,人们自然会照着去做;而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自己做不到,偏偏去要求别人,...
为什么说“得国最正者,唯明莫属”中国最讲究名正言顺,早在先秦时期,周天子便引领百官制定了周礼,之后历朝历代受儒家思想影响,更讲究名正言顺了,就是要造反都会打出“清君侧”之类的口号,以示名正言顺,因为古人认为名不正言不顺的人是不能成事的。近代历史学家孟森在其著作《明史讲义》当中提出得国之正...
汉、明两朝,皆起于微尘之中,两位布衣天子坚韧不拔、不畏万难险阻揭竿而起,推翻暴政,还天下盛世清白,让中华民族强盛于世界。基于这样的认识,孟森先生赞扬汉、明"得国最正"本就是无可厚非的。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意为想要影子正,就必须端正投下影子的标杆,想要下面的人廉洁,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这一醒世之言迄今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仍有很强的启迪和警示意义。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
习儒家谐协之正,游刃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天时地利人和,左右逢源,秉中庸之道,遇事折中调和,方能得心应手;学佛经求道和正,和者,温顺、和睦、协调、平和。因此“和”是一种平稳的情绪,在生存法则中,心平气和处事,方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追求平和的心态才是正道。心止于一,是谓“正心”,一心正念,二、...
其实这两句话最初来自清代历史学家孟森的《明史讲义》,里面是这么说的:“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惟汉与明。”孟森的《明史讲义》孟心史先生的这句话,其实就已经给出了两个评判标准:第一个标准: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也就是说,开国皇帝都得是...
要弄清这个问题,应当追根溯源,从这句话的出处说起。“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最早出自清代历史学家孟森的《明史讲义》,原文是:“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汉高祖刘邦画像)从孟森的原文中我们可以得知他评判得国正否的几个标准。匹夫起事...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这句话出自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第一章开头,也是全书我最喜欢的句子之一。意思就是说,自秦始皇统一华夏以来,正正当当,顺乎民意开创一个时代的王朝,只有汉朝与明朝两个国家。
得国正者,惟汉与明?这话我倒是不认可。 因为得国无非两种方法,一种靠拳头,一种靠手段。而任何想要建立新王朝的封建君主们,就算再有手段,也必须要回到拳头这儿来。正如伟人所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由此可见,无论汉朝还是明朝,都是靠拳头夺取的天下。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出现呢?主要是因为,汉朝和明朝在建立...
所以整体来说,在历朝历代之中,得国最正惟汉与明的确是当之无愧,当然再划个重点,这句评价是得国最正者,不是说得国正者惟汉与明,一些人理解为这样的意思是得国正者惟汉与明,意思是其他朝代就得国不正了,这就是断章取义了。再在广义上来说,这个评价是很对的,符合大众的道德观,汉与明的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