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虚而邪实:中医的“虚实夹杂证”,包括虚中夹实,实中夹虚,也包括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等,是非常复杂的。治法上也多种多样。真正难治的是这些病。中医的核心方法就是“扶正祛邪”。这两者有时候分开操作,有时合起来操作。一、以补虚为主 二、以祛邪为主 三、先补虚后祛邪 四、先祛邪后补虚 五、...
桂枝汤就是这样一个扶正祛邪的好方子,在内能把正气养起来,在外又能把邪气赶出去。既没有内忧,又没有外患,其乐融融。能够把方子开到这么完美的,非张仲景莫属。桂枝汤出自《伤寒论》,是《伤寒论》条文里出现的第一首经方,再加上它实在是太好用了,后世也称它为伤寒第一方。想到这个方子是几千年前就有的...
扶正与祛邪并用,既可以补正气之虚,也可以攻邪气之盛,这样釆取两方面共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疾病的效率。 比如治疗肝硬化腹水,我们既可以祛邪即活血化瘀,也可以扶正即用些补益药。 总之就是,不论什么疾病都可总结为“正”“邪”之争,而中医治病的法则就是调节人体内的正邪势力,帮助正气战胜邪气。 最后要说一点...
“祛邪”,就是使用攻逐邪气的药物,或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消除病邪,以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祛邪的原则适用于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临床上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分别运用发汗、涌吐、攻下、和解、祛寒、清热、消导和针灸、手术等方法驱邪外出。如胆道蛔虫病就是蛔虫窜入胆道的实证,应利胆排虫。 3.攻补兼施...
公立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川派名老中医,中医非遗专利疗法传承人,中西医医学理论基础扎实,在深研普济本事方《普济方》中医治病的基础之上,不断钻研,推陈出新,融合现代中西医治疗疑难病的学术思想,传承“正祛邪”中医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导读:陆广莘认为辨证论治即是扶“正祛邪”,而非扶正和祛邪。陆广莘强调,“正祛邪”是机体的一种自我能力,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本质是帮助、扶持病人提高这种能力,所以称为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是中医学辨证论治取得疗效的根本原因,...
“扶正祛邪”是中医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正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补虚泻实”实际上就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所谓“扶正”,就是扶助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体内体外环境的适应力;“祛邪”,就是祛逐致病因素,包括祛除外来的六淫,和内生的...
一则,扶正为本,祛邪为标。 尤其是癌症晚期,非汲汲扶正不可。当病人体质虚弱时,任何的攻邪都可能伤正,最好的方法是先扶正,使正气稍旺些,再考虑配合一些攻邪的手段。 我自认为,扶正祛邪是治癌的极为重要的法则。可以这样说,不但祛邪是抗癌,扶正亦是抗癌,甚至扶正的意义大于祛邪。
大家可能尝尝听到中医说扶正祛邪,那大家知道扶的是什么正,祛的是什么邪吗? 我们先说邪,中医中的邪气是指一切致病因素。一般泛指为六淫外邪,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物质本来就是自然界的正常的现象,春季多风、夏季多火、长夏多暑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但当这些自然现象出现了异常,反季节出现或者在...
因此,祛邪有助于正气的内守与滋长,扶正可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两者联系紧密,祛邪即为扶正,扶正旨在祛邪。 肝癌是多种原因损伤人体正气,导致正气不足,病邪结聚于体内而发生的。正邪交争,正邪力量是会发生变化的,正邪盛衰不同,则肝癌分期不同。 初期正强邪盛,以攻邪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