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正月十六被认为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传说这一天老鼠会举行婚礼,人们为了避免打扰老鼠的喜事,晚上会早早熄灯睡觉,甚至会在角落里放一些食物,寓意与老鼠和平相处,祈求来年家中不再有鼠患。3. 游百病 在北方一些地区,正月十六有“游百病”的习俗。传说这一天出门游玩可以带走一年的疾病和晦气,尤其是...
“十六”指的就是正月十六。“到头一场空”还是容易理解的,说的是到最后落得一场空。关键在这半句,“二不出”是啥意思呢?咱们就来说说吧!一不出:不出门 正月十六的讲究有不少,要说最讲究的就是“正月十六走百病”,俗话说: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自古也有“正月十六爬爬城,不腰疼;跑一...
正月十六被称为“落灯日”。这一天,人们会将放在庭院、屋顶、门前等处的各种灯笼和烛台收起来,表示过年节日已经结束。在南方地区,人们还会在当晚放烟火,以示欢庆和祝福。耗磨日 正月十六也是“耗磨日”,意为“吃磨(馍)”。在这一天,人们会磨面粉制作馍饼、烙饼等食品,象征着耗尽了过年期间的粮食储备,...
正月十六标志着春节的正式结束,在这一天,人们会庆祝、祈福,并且进行一些特定的食俗和活动。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饮食习俗便是吃“3宝”。老人常说:“正月十六收年尾,吃3宝,忌3事,财旺人更旺”。正月十六要吃的“3宝”,代表着各种寓意和祝福,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平安健康。让我们逐一来介绍一下...
农历的正月十六是“过年”的最后一天,之后人们就开始为新的一年而忙碌了。所以正月十六就是过年的收尾之时,民间都有什么样的习俗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习俗一:送祖宗 正月是一个很重要的祭祖时间段,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就有把祖先请回家过年的习俗,也就是家...
正月十六是门神的诞生日,也被称为“门神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门神被视为守护家庭、驱邪除魔、保卫平安的重要神祇。门神的形象通常被绘制在门板上,作为家庭的保护神,以祈求家庭平安、吉祥如意。除了门神诞,正月十六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习俗。其中,“走百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活动,尤其在明清时期非常盛行。在这...
习俗1:跑百病: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走百病,又称散百病、游百病,这一天,人们吃过早饭,几乎家家户户都大门挂锁,全家出动,到外面去走一走,这样就把病灾都留在了外面。春季这样的活动也被称为“踏青”。俗话说: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人们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每个人都只能待在家中,而...
首先,正月十六是“跑百病”的日子。在明清时期,人们认为在正月十六日前后进行户外活动可以驱除百病,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出门散步、游玩,尤其是妇女会结伴出游,寻求好运气。这种传统习俗在北方尤为盛行,人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驱散疾病和厄运,迎来健康和好运。其次,正月十六还是“送瘟神”的日子。在中国南方一些...
春节传统习俗【正月十六】 按照中国传统,在春节期间,一整个正月都有很多的习俗讲究。其中,正月十六的年俗和禁忌有: 习俗一:送祖宗 正月是一个很重要的祭祖时间段,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就有把祖先请回家过年的习俗,也就是家里摆上族谱和祖先的牌位,然后摆上供品进行祭拜,这是孝道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