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兵团级:上将军衔的代表 正兵团级的军衔对应上将军衔,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为重要的军衔之一,1955年共有36位军官获得这一军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树声和许光达这两位将领作为代表,分别被授予大将军衔。这两位分别代表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是由于他们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重要历史地位,获得了特别的...
正兵团职是上将级别,副兵团职对应正军职,是中国军队的高级级别。“兵团级”仅指部队级别,“兵团职”则指职务等级。通常称某任兵团司令员是“兵团级干部”,这里所说的“级”实际是职务等级。 正兵团职是指军队职务级别,用来区分军衔级别,1988年实行新军衔制后,军队新的工资标准出台,由职务工资、军衔工资、军龄薪金...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有一支特殊的军事单位,它不同于普通的陆军师旅,也不同于一般的警备部队。这支部队是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支正兵团级别的警备区单位——旅大警备区。从战功赫赫的第三兵团到守卫东北海疆的警备力量,再到最终在军改浪潮中完成历史使命,旅大警备区见证了新中国军队建设的重要历程。说起第...
王树声是正兵团级,跟其他几位大将比起来,王树声知名度也并不算高。他也有些高开低走,解放战争期间也并非兵团司令员。但问题在于王树声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这让他在授衔时有着巨大的优势。如果红四方面军要有大将的代表的话,同样资深的李先念已经不在军队中任职,按照资历显然王树声是更合适的。第二位许光达 ...
接下来谈谈第二野战军,其中第三兵团由陈锡联司令员指挥,第四兵团司令员为陈赓,而第五兵团则由杨勇担纲。在笔者看来,陈赓的表现尤为出色。抗战岁月里,陈赓引领386旅在太岳地区扎根,奠定了太岳根据地的基础。随后,386旅中的772团逐步壮大,分化出了13、14、15及60军四支野战劲旅。解放战争拉开序幕,首役于吕梁...
1952年评定军队级别时,我军高级军事干部里有三十六位被评为正兵团级。正兵团级是啥概念呢?就说韩先楚和贺炳炎这两位大名鼎鼎的上将吧,韩先楚仅仅是副兵团级,贺炳炎也不过是准兵团级,这么一看就知道正兵团级的分量多重了。1955年评衔,正常来讲是根据军队级别来的,正兵团级的将领按理都能被授予上将军衔,可也...
正兵团级相当于大军区副职,对应军衔为少将、中将。正兵团级是指军队职务级别,用来区分军衔级别。在1988年实行新军衔制后,原正兵团职对应大军区副职。从职务等级上来看,正兵团级干部在军队中拥有相当高的地位和权力。他们通常负责指挥和管理大量的部队,承担着重要的军事和行政职责。此外,正兵团级干部的...
正兵团职是军队中的高级领导职务级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军团职是极为重要的组织层级,包括军种、兵种及非现役单位的领导和指挥岗位。正兵团职实际上相当于军级主官的职务级别,涵盖了如陆军集团军司令、海军舰队司令、空军航空兵司令部司令等高级岗位。这种级别的军官,不仅在指挥上具备战略层面的能力,...
那么,如果单纯的以指挥打仗为依据,这36位正兵团级将领中,哪十位可以被称为虎将。我们来看看,这36位高级干部都是谁:王树声、许光达、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