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药物可以补充人体阳气,促进气化,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有助于湿气的消散。 3、整体调理:正元散通过多种药物的配伍,从健脾、温阳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调理,使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水湿代谢的内环境,达到去除湿气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去除湿气,除了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正元散等药物或方剂外,...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元散 【处方】红豆(炒)3钱、干姜(炮)3钱、陈皮(去白)3钱、人参2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茯苓(去皮)2两、肉桂(去粗皮)半两、川乌(炮.去皮)半两、附子(炮.去皮.尖)1两、山药(姜汁浸.炒)1两、川芎1两、乌药(去木)1两、干葛1两、黄蓍(炙)1两半。 【炮制】上为...
正元散,又称生料正元饮,出自《医碥》卷七,其处方源于《三因》卷十。此方剂主要由人参、白茯苓、白术、黄耆、炙甘草、去木乌药、姜汁浸炒山药、炮制去皮脐附子、川芎、干葛、桂心、炮制去皮尖乌头、炒红豆、炮干姜和橘皮等药材组成。方剂主治下元气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脐腹胀满、心胁刺痛、泄利呕吐...
正元散 《博济方》正元散 解伤寒圣济总录云∶治伤寒阴证,脉候沉细。 麻黄(去节)陈皮(去白炙)大黄(生)甘草(炙)干姜(炮)茱萸官桂(去粗皮)芍药(生)附子(炮,去皮脐)半夏(汤洗七遍 上十味,唯麻黄多于众药一倍,余药减用一半,同捣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热服,如出汗,...
利气行血,和脾消导。开郁正元散【来源】《济阴纲目》卷五。【组成】白术陈皮青皮制香附炒山楂海粉(海蛤代)桔梗茯苓砂仁延胡索炒神曲炒麦芽炙甘草各等分【用法】上锉为末。每服30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功用】利气行血,和脾消导。【主治】痰饮气血郁结,气不升降,食积不化,积聚胀痛。
正元散,又称正元汤,出自《血证论》卷七和《张氏医通》卷十四,源自《制药秘旨》的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经川乌煮汁处理后去川乌)、白术(与橘皮同煮后去橘皮)、茯苓(与肉桂酒煎后晒干,去肉桂)、甘草(与乌药煎汁后去乌药)、黄芪(与川芎酒煎后去川芎)、薯蓣(与干姜煎汁后去干姜)...
白术(炒) 茯苓 陈皮(去白) 青皮 砂仁 麦芽(炒) 山楂子 甘草 香附末 海粉 神曲(炒) 枳实(炒) 元胡索各1.5克。【来源】《保命歌括》卷二十七。【组成】白术(炒) 茯苓 陈皮(去白) 青皮 砂仁 麦芽(炒) 山楂子 甘草 香附末 海粉 神曲(炒) 枳实(炒) 元胡索各1.5克 【用法】上药叹咀。水300毫升、姜...
开郁正元散 开郁正元散是以白术、陈皮为主料制成的药方。方药组成 白术、陈皮、青皮、制香附、炒山楂、海粉(海蛤代)、桔梗、茯苓、砂仁、延胡索、炒神曲、炒麦芽、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锉为末。每服30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功效主治 利气行血,和脾消导。痰饮气血郁结,气不升降,食积不化,积聚胀痛。
正元散: 拼音:Zhènɡ Yuán Sàn 处方:红豆(炒)、乾姜(炮)、陈皮(去白),各三钱;人参、白术、甘草(炙)、茯苓(去皮),各二两;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各半两;附子(炮、去皮、尖)、山药(姜汁浸、炒)、川芎、乌药(去木)、乾葛,各一两;黄蓍(炙)一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