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衮,字君绰,号止泓,燕王德昭八世孙,绍定至端平中知安庆府,时知南外宗正司事。赵希衮酷爱山水,在安庆任职期间在天柱山留有多处摩崖题刻。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挚友南宋武状元周虎的题刻“止泓”,意为去除杂波,把握事物本质。此后,赵希衮以此为座右铭,并始终以“止泓”为号留题摩崖。北宋初年,为...
止泓,意即“一泓清泉,渐行渐止”,这一题刻是表示一种叹赏,即对灵泉异水的“叹为观止”,其实肤浅片面。在儒佛道经典中,“止”被视为一种做人的智慧。《老子·道德经 》中“止”有“适可而止”之意,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说一个人知道满足...
“止泓清而明”出自宋代赵希发的《止泓亭》。“止泓清而明”全诗 《止泓亭》宋代 赵希发 止泓清而明,如彼秋月满。以此观我心,澄源斯过本。《止泓亭》赵希发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止泓亭》是宋代赵希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中文译文:止泓清而明,如彼...
止泓清而明,如彼秋月满。以此观我心,澄源斯过本。放眼望去,繁华竟逐,城外楼头,早已化为尘土,随风而去,空留后人嗟叹!人生如梦,不如归隐这山谷流泉中,寻得一份内心的安静。
止泓,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止泓的微博主页、个人资料、相册。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在今天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脚下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中,有四处石刻均与一位名叫赵希衮的人有关,尤其是一方笔力遒劲的巨幅“止泓”二字让人印象深刻。本文就来探寻一下赵希衮与“止泓”石刻背后的历史。 1 赵希衮在天柱山的四方石刻 天柱山已知确切与赵希衮有关的四方石刻,都刻在较为醒目的崖壁上。其中,最醒目...
止泓 24-07-21 01:29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荣耀30 Pro 5G 已编辑 (一)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二)翻译:孔子说:“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不是‘道’能把人发扬光大。”(三)解读:这一章说明人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而不能用“道”来装点门面、标榜自己。(...
止泓清而明,如彼秋月满。以此观我心,澄源斯近本①。 五代 北宋 南宋 元 同期作者 历史视角 笺注 作者 评论 版本 朗诵 拼音 扫码 诗帖 注释① 清吴易峰乾隆《太湖县志》卷一九引用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复制 作者赵希发,太祖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二)。(《全宋诗》)...
止泓清而明,如彼秋月滿。 以此觀我心,澄源斯近本①。 作者 評論 朗誦 注音 掃碼 注釋 ① 清吳易峰乾隆《太湖縣誌》卷一九 引用 在論文參考文獻中引用此頁面(APA第六版): 作者 趙希發,太祖九世孫(《宋史·宗室世系》二)。(《全宋詩》) —— 中華詩詞網以文化傳承之立場載錄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