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高247cm,宽120cm,厚27cm,约1200字。《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
九成宫,全称《九成宫醴泉铭碑》,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立于贞观六年四月(公元632年)。记太宗于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高2.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此碑首身相连,首有六龙缠绕,额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侧有宋明题字,碑座已损,今断为五石,仍在陕西麟游九成宫。
晋公子书法,临欧阳询楷书九成宫 欧体楷书,晋公子书法,临九成宫 晋公子书法,临楷书九成宫 #书法#传统文化#楷书 晋公子书法临摹,临楷书九成宫 晋公子楷书临摹,欧阳询九成宫碑 书法爱好者,晋公子临楷书九成宫 晋公子书法,临楷书九成宫碑 晋公子书法日课,楷书九成宫 晋公子书法,临摹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晋公子书法,临欧阳询...
欧阳询的《九成宫碑》,共24行,每行49个字,被称为唐代楷书的最高典范,也是现代书法爱好者们最好的临本,在笔法、结构上有独特的书法风格,有一种空间美的表现。《九成宫碑》的楷法严谨、峭劲,整个碑的风格浑厚沉劲,此碑的笔力刚力有劲,点画比较工妙,笔画方圆都有,险峻、挺拔,有略带汉隶和魏碑的手法...
欧阳询,字信本,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至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557—641年),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生于广州,祖籍渤海千乘(今山东高青县)。 宋《宣和书谱》称欧阳询“询工书,为翰墨之冠”。《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为欧公七十五岁时作,素有“楷书极则”之誉。此碑结构严谨,神完气足...
《九成宫醴泉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欧阳询楷书的代表作。其书法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严谨:欧阳询在《九成宫》中展现了他对字形结构的精准把握,每个字都经过精心设计,布局匀称,结构严谨,既符合汉字的规范,又富有艺术美感。2. 笔力险峻:欧阳询的书法以笔力著称,尤其是其楷书,笔画...
罕见的《九成宫碑》全本公开,弥补“李祺本”众多不足, 这才叫“欧体”! #书法 #书法欣赏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 五体八法于2024120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2.9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楷书的代表作。是唐代的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县。 原碑现藏于碑亭国家4A级景区(今陕西宝鸡麟游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 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 全碑共24行,行满50字。 碑高2.44米,宽1.18米。 宋代碑帖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九成宫醴泉铭》碑被称为...
欧阳询《九成宫》4个典型用笔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唐代贞观六年立于陕西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宫。碑高2.7米,厚0.27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碑料为石灰石。碑身、碑首连成一体,碑座已破损,碑首有六龙盘绕,碑身阳面碑额刻“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阳文篆书。正文24行,满行50字。楷书。碑文由魏徵撰写,...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陕西宝鸡麟游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 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九成宫醴泉铭”碑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镌立于陕西麟游九成宫,现位于麟游县杜水之阳九成宫遗址,建有碑亭,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