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面说了,江总也是书法家与文学家,欧阳询自青少年时即获得了良好的文史书法熏陶,同时在陈后主继位之后,江总总揽朝廷大权又使欧阳询获得了尽览天府收藏的机会,这使欧阳询眼界大开,同时他也获得了大量阅读经史的机会。还有一个个人原因,欧阳询长相奇丑,长孙无忌曾嘲笑欧阳询状如猕猴,民间甚至有传说称其为...
欧体,书体论术语,指欧阳询的书体,由欧阳询创立于初唐时期,欧体的字形表现为端庄整齐而不呆板,紧密刚劲而不显局促,具有独特的风格,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典范之一。欧阳询创造欧体的过程与隋唐书法史的流变历程同步并行。欧阳询深谙“六书”,在他的《三十六法》中,研究楷书的结字规律体现了“六书”的理论体系,他...
欧阳询(公元557~公元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属湖南岳阳市临湘县)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唐太宗时授弘文馆学士。欧阳询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祖父是欧阳頠,陈初任大司空。父欧阳纥,陈宣帝时为广州刺史,征召为左卫将军,不应召,举兵反,被宣帝诛杀。
欧阳询的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书法技艺上,更在于其艺术精神和人格魅力。他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一种严谨、求实、创新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同时,欧阳询的人格魅力也为后世所敬仰。他为人谦逊、治学严谨、勤奋好学,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欧阳询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他的书法...
唐人张怀瓘认为:“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惊其跳骏,不避危险……”欧阳询的草书以笔画激荡多变著称,与二王相比更加生动,每个字跳荡激昂,阴阳之变运用得炉火纯青。欧阳询的草书取法于魏晋名家,尤其是张芝、索靖、皇象、王羲之等人,他看到索靖的草书后“驻马观之,良久乃...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欧阳询十大书法作品。1、《九成宫醴泉铭》:此作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最能代表“欧体”楷书特点和...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八体兼妙,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
欧阳询,男,汉族,公元557年生,寿命85岁。属相牛,星座为处女座,湖南临湘人。欧阳询是现代流行的“欧楷”创始人,宋代的《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新唐书·欧阳询传》记载“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 欧阳询的祖上,不是书香门第,而是武将世家。他的祖父欧阳頠,是...
明代书法家陈循认为:“欧阳唐人楷法第一,此《虞恭公碑》与《化度寺》《九成宫醴泉铭》又欧阳书法第一。”《九成宫醴泉铭》镌刻于唐贞观六年(632年),由名相魏徵撰文、欧阳询书丹。此时他已经75岁了,楷法越发成熟精湛,这件作品也成了学习“欧楷”的不二之选。此铭洋洋洒洒1000余字,单字大小约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