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欧美银行业发生了一系列举世震惊的大事,硅谷银行等三家美国银行倒下,全球知名的老牌银行瑞信暴雷,很多网友惊叹,真是见证历史了。市场各方对这些事件的原因分析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在纷繁复杂的内外部因素中,究竟哪些因素是致命的?对欧美银行业还会产生进一步的冲击吗?这对我国商业银行防范...
始于今年3月的欧美银行业风波,至今已发酵蔓延4个月有余。在危机爆发最初,欧美决策者快速出手提供足额流动性,以满足各银行储户的提款需求,这曾很大程度上缓解市场恐慌情绪,使得欧美银行业危机暂缓。但欧美银行业的“地雷”远未拆除,投资者的担忧点也逐渐从孤立的风险事件演变为对欧美银行体系的担忧。欧美银行业危...
1、加剧了欧美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欧美国家已经处于经济复苏的后期阶段,面临着通胀上升、货币政策收紧、贸易摩擦加剧等多重挑战。欧美银行业危机进一步削弱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信心,导致信贷供应收缩、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消费投资需求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拖累欧美经济增长,增加经济衰退的可能性。2、引发了全球金...
自2023年3月以来,欧美银行风险事件频发,而由于监管规则不同,美国和欧洲的救助方式表现出明显差异。本轮银行风险事件的演化和救助过程值得深思,其对未来全球银行监管与危机处置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一、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发生的背景 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爆发既与欧美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负向冲击有关,也与相关银行自身...
今年以来,欧美银行频频“爆雷”。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公告称,美国硅谷银行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门关闭。这成为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业最大的银行业破产案。紧随其后,资产是硅谷银行两倍之多的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也坠入深渊。在其披露的2022年度报告中,承认对财务报告的...
1.欧美银行业连续出现“暴雷”事件 2023年3月10日,闻名美国创投圈的硅谷银行遭遇挤兑后宣布倒闭;3月12日,美国纽约州金融监管机构以“系统性风险”为由,关闭支持加密货币业务的签名银行。在美国银行风险事件尚未平息之际,全球大型银行瑞士信贷的财务报告曝...
这两天欧美世界一团乱麻,美国那边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连环暴雷,瑞士体量近10万亿的超级机构瑞士信贷又崩了,被瑞银火速收购。欧美向来尊崇契约精神,全球大量的财富躺在它们的银行,这波硅谷银行、瑞士信贷轰然倒塌后,天量的财富坐不住了。比如数千亿美元的华人资产就在疯狂出逃,涌向更安全的新加坡、中国香港,连...
与会者认为,今年欧美市场接连出现银行风险事件均源于最基本的风险,如利率上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客户集中度过高以及对存款融资的过度依赖等,但其倒闭速度之快也突显了数字银行遭到快速挤兑时的风险更大。尽管银行接连倒闭的影响基本得到了控制,避免了更广泛的蔓延,但银行体系显现出来的一些风险具有潜在的系统性,...
根据国际有关组织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在欧美银行业爆雷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华人富豪转走的资金总额就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硅谷银行转走的资金数额最大,在5000亿美元左右。相比较于瑞士银行而言,美方的银行风险才是最高的。美方银行业的体制不同于其他国家,目前只有58%左右的银行有存款保险标识。这也就意味着...
在欧美央行持续加息的背景下,欧美银行风险事件频发。为阻断风险传染,欧美监管机构迅速应对,但应对方式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以硅谷银行为代表的问题银行,美国按照市场化程序实施破产。针对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瑞士则以政府担保的形式促成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