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口径设计+多功能战斗部”的方式,正使这类弹药化身为“闪击利器”,成为更多目标的“猎手”。 M830A1次口径多用途聚能破片反坦克炮弹,是美军M1系列坦克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炮弹。这种炮弹的结构与次口径尾翼稳定穿甲弹类似,出炮口后弹托分离,采用尾翼稳定,抛射的弹头直径只有80毫米,比发...
常见的次口径穿甲弹是在弹头内有一个小而硬穿甲部,更极端的次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接就是一个弹托在出膛以后脱落,具有更好的存速性和更强的穿甲能力。虽然这些次口径弹主要是穿甲弹,不过对于枪支来说,也曾经有类似的次口径箭型弹,不过似乎是证明其效能并不好,也没什么大规模普及了。说完了次口径,这...
邵永灵认为,通过加装多功能战斗部,次口径弹药除了可以进行反装甲作战外,还可以打击地面甚至空中目标,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邵永灵:海湾战争时,美国的M1A1坦克就使用M829A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击毁了伊拉克军队多辆T-72主战坦克。M829A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使用贫铀合金弹芯,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5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
定义:次口径弹药是指其直径小于武器发射管(枪膛或炮膛)内径的弹药。这种弹药通常配备有一个较小的弹头,并通过某种方式(如药筒、弹托等)固定在较大的发射包壳内,以确保在发射过程中能够稳定地通过枪膛并顺利射出。 原理:次口径弹药的设计旨在提高弹丸的初速和射程,同时减少空气阻力,从而提高射击精度和穿透力。由于...
M830A1次口径多用途聚能破片反坦克炮弹 M829A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去年12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授权向以色列进行军售,其中包括价值上亿美元的13000多枚M830A1次口径多用途聚能破片反坦克炮弹。 在近年一些地区军事冲突中,次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也成为双方打击对手装甲目标尤其是坦克的重要弹药。
由于次口径弹的飞行体有着更小的直径与体积,因此它的重量明显轻于全口径弹。故在相同发射药的情况下,次口径弹有着初速优势。再次强调,由于其高初速的特性,所以次口径可以胜任以下角色:需要最短飞行时间的一一防空,反直升机弹药,以及动能穿甲弹,能够比全口径弹的贯彻力更强。
次口径,指的是弹芯直径小于火炮口径的情况。这一概念常见于穿甲弹的使用,如坦克所配备的尾翼稳定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坦克炮的口径通常为120或125毫米,而穿甲弹的弹芯直径则在35至20毫米之间。在火炮内,弹芯由弹托支撑。在发射后,弹托与弹芯分离。通过采用次口径设计,穿甲弹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能量...
所谓次口径弹药,是指其弹体尺寸小于发射管内径的设计。这种创新设计,尽管初听之下似乎有违常规,毕竟传统的观念认为弹体与身管应完美匹配才能达到最佳射击效果。然而,次口径弹药恰恰是通过减小弹体的直径,尤其是弹芯的直径,来实现提速与增效的目标。军事观察员邵永灵指出,次口径弹药的起源可追溯至二战时期。在...
次口径炮弹 次口径炮弹,弹丸直径小于发射该弹火炮口径的炮弹。多为反装甲穿甲弹。它初速高,穿甲能力比普通穿甲弹强。按结构该弹分为脱壳穿甲弹和不脱壳穿甲弹两种。脱壳穿甲弹又分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使用较多的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