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龙(Dryosaurus)于1894年被命名,其原意是“oak lizard”。它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发掘于美国中西部、英国、非洲和欧洲等地。橡树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身长约3.5 - 4米,体重100公斤左右,可能是群居动物。 橡树龙的形态特征较为独特,它有长而有力的后腿,前肢较短且掌心有五根长指;角质的嘴巴类似鸟喙,没有牙齿,...
橡树龙可能有几个天敌,包括嗜鸟龙(Coelophysis)和银龙(Stegosaurus)等恐龙。橡树龙的身体结构和可能的行为模式是古生物学家关注的重点。橡树龙的颈部和尾巴有许多特殊的结构,例如弹性软骨和气囊,这些结构可能有助于它们保持身体平衡、吸收冲击和控制体温。橡树龙的牙齿也很特殊,它们适合咀嚼植物的叶子和树枝。橡树...
橡树龙的体型、外形、某些特征相当类似棱齿龙科,但科学家认为它们不属于棱齿龙科,而归类于个别的橡树龙科。橡树龙具有数个白垩纪禽龙类的特征,因此它们可能是禽龙类直系祖先的近亲。橡树龙只有一个种,模式种是高橡树龙,是在1878年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 所叙述、命名,曾经被归类于化石龙的一种。化石发现于美国...
橡树龙的学名原意为“树蜥蜴”,可能得名于其发现地的橡树或者其偏好森林地带的习性。 点击下方链接...
橡树龙是鸟脚类恐龙的一属,生活在约一亿四千万年至一亿五千五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重约80至90千克,体长可达5米。 其强壮腿部可以高速前进,坚硬尾部则可保持平衡,这两个特点让其可以逃离掠食者的追 捕。其学名原意为“树蜥蜴”,指代其偏好森林地带的习性。
橡树龙,1894年命名,属鸟臀目,颌齿类,为侏罗纪晚期的恐龙。原名"oak lizard",主要发现于美国中西部、英国等地。其拉丁文学名为Dryosaurus,发音为DRIE-o-SAWR-us,意为"橡树蜥蜴"。中文名称为橡树龙,其他中文名称包括:"磔齿龙"、"树龙"。橡树龙属于Dryomorpha类,模式种为高橡树龙(D. ...
橡树龙,其拉丁文名为Dryosaurus rus,是一种侏罗纪晚期的植食性恐龙。具体而言,橡树龙的体长在3.5米至4.8米之间,体重约为100公斤,这使它在恐龙世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其生活年代位于侏罗纪晚期,分布范围遍布美国中西部以及英国等地。尽管关于橡树龙的辨认要决缺乏具体信息,但它属于橡树龙科,这...
橡树龙(Dryosaurus)含义:橡树蜥蜴 发音:dry-oh-SORE-uss 橡树龙比马略高,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具有一系列非同寻常的特征。它体形苗条,头脑敏捷,能像肉食动物那样用两条腿快速奔跑,但实际上它仅仅是一种以蕨类植物和其他低矮灌木为食的植食性恐龙。橡树龙和弯龙共同生存,但橡树龙更为原始,体形更小,速度更...
莱托氏橡树龙是一种植食性的棱齿龙类(莱托氏橡树龙最初被划分到了橡树龙属之下,2010年又独立成属。至于棱齿龙类,目前的新观点认为其为并系群,传统上是把年代、地域跨度都很大的诸多小型鸟脚亚目,甚至可能非鸟脚亚目的鸟臀目都分到了这里,其内部演化关系的明确有待更多化石证据的发现以及相关研究。之前有几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