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姜汤 药方名称橘姜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生姜2两。 功能主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小儿痢后虚,手足心热,痢纵未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醋少许,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郝教授的“传世之宝”,就是出自《金匮要略》的一个经典古方——橘枳姜汤,仅有三味药,却有四两拔千斤作用,能够理气化痰、畅达三焦,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 橘枳姜汤:橘皮30克,生姜15克,枳实9克。水煎服。 橘枳姜汤和温胆汤是治疗三焦不畅的经典古...
名称:橘姜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生姜2两。 功能主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小儿痢后虚,手足心热,痢纵未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醋少许,煎至1盏,去滓温服。 热门标签 民间偏方 感冒 骨伤科 皮肤病
橘姜汤用于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小儿痢后虚,手足心热,痢纵未断。 橘姜汤--《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生姜2两。 【功能主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小儿痢后虚,手足心热,痢纵未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醋少许,煎至1盏,去滓温服。
杷叶橘姜汤 杷叶橘姜汤主要药物组成为枇杷叶、橘红、生姜等。方药组成 枇杷叶、橘红各9g,生姜15g。功效主治 五噎。用法用量 水一盅半,煎七分,分2次温服。
橘姜汤 类别 药材 方剂 中成药 书籍 书籍章节 试题 文章 腧穴 术语 模糊搜索 组成陈皮(汤浸,去白,焙)1两,生姜2两。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醋少许,煎至1盏[方剂汇www.fane8.com],去滓温服。 功用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小儿痢后虚,手足心热,痢纵未断。
橘姜汤的功效与作用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生姜2两。 【功能主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小儿痢后虚,手足心热,痢纵未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醋少许,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以上是关于橘姜汤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看完这篇你...
橘姜汤可以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并且也能够起到扶正固本的功效。对于脾胃湿热引起的症状能够起到调理的作用,可以改善出现的咽喉肿痛以及呕吐的症状,并且也可以改善出现的头痛和发热的症状。在调理的过程中,部分人群需要避免服用,比如有胃肠道炎症和胃肠道溃疡的人群,不恰当喝可能会引起病情加重。
橘姜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四十。主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组成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生姜二两。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醋少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主治 霍乱后,烦躁,卧不安。方义 炒陈皮散寒除湿、理气和胃以祛其邪,人参健睥益气、宁心扶正以固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