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蚶的贝壳呈现出长卵形,两壳相等且略微膨胀。壳体高度为15.2毫米,长度为20.4毫米,宽度为13.5毫米。壳顶位置不甚凸起,位于贝壳的中央,两壳顶的距离较远。韧带面较宽且短,呈现黑棕色菱形,上面有横列的角质条纹。橄榄蚶的前端与后端接近等长,后端略窄于前端,末缘呈斜截状。背部短而圆润,...
橄榄蚶人工育苗技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测定了橄榄蚶(Estellarcaolivacea)软体部的基本生化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橄榄蚶软体部含水量为81.36%,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灰分分别占软体部干重的63.64%、10.95%、13.55%和8.97%。橄榄蚶软体部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软体部干重的54.83%、19.80%和27.54%,总氨基酸...
毛蚶泥蚶橄榄蚶的核型比较分析.PDF,毛蚶、泥蚶、橄榄蚶的核型比较分析 1 1 2 1 1 1 1 1 陆荣茂 ,林志华 ,张永普 ,柴雪良 ,董迎辉 ,肖国强 ,张炯明 ,方军 胡利华1 (1.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2.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 温州 325
几种环境因子对橄榄蚶成贝存活的影响
摘要: 1 引言 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列齿目,蚶科,橄榄蚶属,俗名为珠蚶,橄榄蚶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20m左右的泥沙质海底,分布于菲律宾、日本和我国沿海,福建省的罗源、连江、平潭一带盛产,橄榄蚶滋味鲜美,常烫熟或腌渍食用,是重要关键词: 橄榄蚶;性腺;生殖周期 ...
摘要 测定不同温度(15℃、20℃、25℃、30℃)和盐度(16、21、26、31、36)对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呼吸和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橄榄蚶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15~30℃范围内,橄榄蚶单位软体干质量耗氧率(OR)、排氨率(NR)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范围分别为...
橄榄蚶,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属软体动物、瓣鳃纲、列齿目、蚶科。栖息于潮间带泥沙质海底,因壳表白色,且被橄榄色外皮,故得此名。壳小,长卵圆形,两壳相等,壳表面凸,壳质坚厚,壳高与壳宽略相等,壳顶位于背缘中央,两壳顶相距甚近。栖息于潮间带泥沙质海底,壳
【摘要】测量了 1357 个橄榄蚶的壳长、壳宽、壳高、湿全重、软体部湿重和软 体部干重.分析表明,橄榄蚶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壳长与壳高,壳长与 壳宽,壳长与铰合部长,湿全重与软体部湿重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可用线性回归方程 模式表示:Y=aX+b;壳长与湿全重,壳高与湿全重之间呈幂函数关系,...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采用9项生物学形态性状指标比较了中国橄榄蚶(Estellarcaolivacea)3个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三门群体和浙江灵昆群体形态较为接近,江苏通州群体的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两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47.73%,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3.56%,累计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