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于20元/天的群演,科班出身的王筱刚是特约演员,拍戏的报酬是60元/天。身价不算低,但那时横漂演员与剧组间沟通不够顺畅,演员需拿票据通过“群头”结算报酬。发工资时间也不确定,无法量入为出,生活有时很拮据。为给横漂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助推行业健康发展,2003年7月,横店影视城发起成立演员公会,作为...
“横漂”“群演”这一名词,因为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2015年上映)而被人知晓,这部电影也是沈凯演艺生涯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其他时候,他在剧中都是作为工具人,或是小兵,或是尸体,或是土匪、太监、捕头……12年的横漂生活,在沈凯看来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我还是住在横店300多元一个月的出租屋,...
横漂族啊,你们追求的瞬间闪耀,就像空中的浮云,飘渺难触。如果梦想只是靠运气来成全,那这样的梦想,或许放弃它,更能让你们踏实前行。
27日晚,横店影视节最受瞩目的第九届文荣奖颁奖,除了一众明星演员获奖,其传统的“最佳横漂演员奖”依然在延续,张爱月和冯瀑、马瑞泽、于洋等四位“横漂”演员获得这项荣誉,“横漂”也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张爱月 从老家哈尔滨“南下”到横店,张爱月的“横漂”生活已经超过六年。在她看来,成为“横漂”大军中的...
此次在横店回访“横漂”,发现不管曾经的老“横漂”还是新人,他们都把横店比作是一个大学堂,在这里不仅可以提升演技,还能学习多重技能,梦想着量变能够引发质变,获得奖项上的认可。有人在做好演员工作的同时,也转型成为老师,帮助更多人追梦,不断地拓宽身份边界。也有人在离开之后会感到不舍,甚至筹划着再次回到...
而20多万“横漂”中,又有多少人综合实力上,碾压这些专业毕业生呢?守着自己小小一方天地的时候,女孩子会觉得自己身材好、长相好,因为她身边就那些人,稍微出众一点的长相就会被吹捧。而男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幽默、风趣、帅气、有天赋,因为他身边的人,就是这么评价他的。然而,到了横店便会发现,原来美女、帅哥...
9月10日晚,据极目新闻报道,“横漂”演员曾建在横店去世,享年50岁,据悉,曾建曾与尔冬升一起上过《鲁豫有约》,是“横漂”代表人物,他的突然离去让太多人感到惋惜与悲痛,也觉得太突然了。据悉,曾建去世的时间是8月30日,横店龙套演员发文悼念告知曾建是在出租屋内去世,也曝光了他出租屋内的画面。可以看到...
微短剧之外,传统影视剧的拍摄仍是横店影视城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长期在横店的演员有1万多人,产业配套基础工种人员1.2万余人,影视美术工匠3000多人,注册“横漂”14万人。截至目前,横店已入驻影视企业2000余家,其中全国排名前十的有8家,涉及后期制作、人才培养、版权保护、发行、交易、投资等影视全产业链。今年...
简介:讲述了这个酝酿在王贺、曾建、焦长道三位“横漂”心里的《追梦人》拍摄计划。2012年夏天,纪录片导演李波率领摄制组找到焦长道等人,用镜头记录了一个月内,他们是如何产生要为自己拍一部电影的想法,以及如何一步步地计划、实施。 立即观看 剧集列表 分集剧情 ...
“当时群演接戏主要靠‘群头’,有点乱,拿不到钱的情况很常见,也没人帮我们争取,都靠自己。”王筱刚算得上是全国首位“横漂”演员,因为他在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的编号是NO.1。2002年的冬天,因为一部剧集的拍摄,王筱刚来到了横店。作为特约演员,当时他的薪酬每天是60元,但一个月也只能拍个两三天,月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