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模态频率与结构设计激励频率接近,需要进一步采用其他动力学分析类型(比如谐响应分析)计算结构的动态特征,此时,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模态计算时结构振动频率下的有效质量。比如此例中,1阶模态振动方向为Y方向,此时Y方向在前6阶模态的有效质量占比约为71%,是不满足计算要求的,也就...
与现有的基于模态的编码器的工作不同,展示了一个统一的多模态编码器,它利用预训练的视觉语言模型和投影专家的混合,可以作为 MLLM 的通用且可扩展的组件。 OneLLM 是第一个在单个模型中集成八种不同模态的MLLM。通过统一的框架和渐进式多模态对齐pipelines,可以很容易地扩展OneLLM以包含更多数据模式。 本文策划了一...
接下来进行模态分析设置。点击Analysis Settings。在Details的Options中,默认最大模态数为6。这6个模态是每个物体均具有的刚体模态,即3个方向的平动模态和3个方向的转动模态,所以我们需要增加最大模态数(如果是无约束条件的话,分析前6个模态就毫无意义),寻找更多频率下对应的模态。此处我们将最大模态数增加至20。 (...
继续介绍多模态大一统的Stage2,模块共享。VLMO(2021.11)开启了TE,VE和MI三个模块共享transformer block的先例,启发了后续BLIP(2022.01),BEiTv3(2022.08)和BLIP2(2023.01)等工作 最后介绍了多模态大一统的Stage3,范式统一。这是一个仍然蓬勃发展的方向,以个人见解列举了Pixel2seq(2021.09)和Unified-IO(2022.06)的范式...
模态的通俗理解就是控制方程(或者微分方程)的多个解,具体如下:模态是结构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被分解耦合为N个正交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对应系统的N个模态。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
modal对应的名词是mode,所以英语文献有mode vector(模态向量)。但是英语不太喜欢用名词修饰名词,尤其是当有现成形容词的时,所以modal vector更常见。mode一般翻译为“模式、式、调式”。它其实就是对应汉语“模态”的名词,但因为发音与后者太远,所以一讲到“模态”,还是想起modal。在力学领域,有些作者已经将...
“杰夫·拉斯金在《Humane Interface》对计算机科学的“模态”定义为:人机界面对于跟定的动作(gesture)是模态的(modal) 。”有许多地方解释模态引用了这句话,但是这一句解释的确实太抽象,相对来说iOS人机指南中解释更好理解一些:“模态是一种设计技术,它以一种临时的模式呈现内容,需要一个明确的动作来退出。以模式呈...
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是多模态的 —— 我们看到物体,听到声音,感觉到质地,闻到气味,尝到味道。模态是指某件事发生或经历的方式,当一个研究问题包含多个模态时,它就具有多模态的特征。为了让人工智能在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方面取得进展,它需要能够同时解释这些多模态的信号。例如,图像通常与标签和文本解释相关联,...
分析多自由度系统的主振动特性时,传统振动教材的某些处理方式值得进一步斟酌。比如,用假设解的办法引入特征值概念,感觉比较生硬。对模态振型的理解也比较突兀和抽象。本文通过解耦方式引入特征值问题,在逻辑上比较自然。而通过快照叠放图的方式引入振型则有助于直观...
该综述对基于不同数据模态的深度学习 HAR 方法的最新进展做了一个综合调研。介绍调研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1)当前主流的单模态深度学习方法。(2)当前主流的多模态深度学习方法,包括基于融合(fusion)和协同学习(co-learning)的学习框架。(3)当前 HAR 任务的主流数据集。2 单模态学习方法 前文中已经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