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台学说的主要观点 1. 槽台学说认为地壳存在着两种基本构造单元,即地槽和地台,它们在形态、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等多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详解:该观点明确了地壳不是均一的结构,地槽通常呈长条状,沉积厚度大且类型多样;地台相对稳定,范围广阔,沉积相对较薄且较为稳定,这种差异是槽台学说的基础认知。 2....
槽台学说还强调了地槽和地台之间的转化关系。地槽在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演化之后,可以转化为地台,这种转化被称为“地槽回返”。而原本的地台,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也有可能重新活化,转化为地槽。 从地壳演化的角度来看,槽台学说认为地壳的演化是地槽不断活动、褶皱成山,然后转化为地台,接着新的地槽又在别的地方...
槽台学说的提出 关于地壳(基本)构造单元及演化规律的理论,自19世纪中期 以来,一直流行的为地槽——地台学说。该说是由美国J.Hall (1859)和J.D.Dana(1983)以及奥国E.Suess(1875)等提 出并发展而成的。 槽台学说的观点 槽台学说有二个主要论点:(1)地壳构造单元有二,即地槽区 和地台区,前者属(强烈)活动...
槽台说: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次要的;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 地质力学学说: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具有一定的方向与方位。在地壳运动的一定动力方式的作用下,必将形成...
自19世纪中期以来,地洼学说——槽台学说在地壳构造单元及演化规律的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该学说由J.Hall、J.D.Dana和E.Suess等人发展而来,核心观点分为两点:一是地壳分为地槽区和地台区,前者活跃,后者相对稳定,且地台区由地槽区演变而来;二是地壳演化分为地槽阶段和地台阶段两个阶段。槽台学...
槽台学说(地槽地台学说)是一百多年以前在欧美槽台学说(地槽地台学说)是一百多年以前在欧美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其学术思想差不多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在国际地质学界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地质学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套对地壳形成、演化系统完整的经典性理论。1965年贝布英的形成、演化系统完整的...
槽台学说(地槽地台学说)是一百多年以前在欧美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其学术思想差不多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在国际地质学界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地质学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套对地壳形成、演化系统完整的经典性理论。1965年贝布英的地槽专著全面地总结了地槽学说,标志着槽台说达到了高峰。20世纪60年代...
槽 台 学 说; 槽台学说; 一、 槽台学说的基本概念二、 槽台学说的基本特征三、 槽台学说的内部构造四、 槽台学说的发展五、 槽台学说的评价;一、 槽台学说的基本概念;A、地槽的概念; 1883年,美国的丹纳(Dana)提出,地槽是由于地球冷却不均匀的收缩而产生的侧向水平压力造成的,随后发生沉积物的褶皱与...
槽台说是地质学中的一种传统理论,主要用于解释地壳的构造和演化。该理论认为,地壳由相对稳定的地台区(或称为大陆区)和活动性较强的地槽区(或称为海洋区)组成。 地台区:通常指古老的大陆地块,这些地区的地壳相对稳定,沉积作用较弱,岩浆活动也不频繁。地台区往往具有较厚的陆壳和较低的地形起伏。 地槽区:则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