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的一种昆虫——槭绒蚧,每年仅发生一代,生命周期开始于冬季。2龄的雌若虫在枝干缝隙或枝权处越冬,身披白色毡状蜡囊。春季4月上旬,雌若虫开始取食并进入危害期,此时蛹也进入羽化阶段。2龄雌若虫经过一次蜕皮,直接变为成虫。5月上旬,雌成虫开始产卵,每只雌虫平均产卵229.5粒,卵的总量...
在防治槭绒蚧的过程中,首要步骤是确保苗木调运的严格检疫,以防止虫害的传播。任何可能携带虫害的苗木都应该经过严格的检查,以阻断其扩散途径。在林业防治策略中,冬季修剪是一个关键环节。针对紫藏绒蚧和柳绒蚧,应彻底剪除携带虫害的枝条,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越冬虫源,从源头上控制害虫的数量。生物防...
槭绒蚧拉丁名为Eriococcidae,国内主要分布在宁夏。成虫雌成虫长椭圆形,暗紫色,长3.4mm,包干白色毡状蜡囊中。此虫天敌有红点唇瓢虫、黑缘红瓢虫、中华草蛉和1种跳小蜂(学名待定)。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槭绒蚧 科 槭蚧科 拉丁学名 Eriococcidae 界
科名: 绒蚧科 科拉丁名: Eriococcidae 种名: 槭绒蚧 qì róng jiè 种拉丁名: Eriococcus aceris Sign 国内分布: 宁夏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长椭圆形,暗紫色,长3.4mm,包干白色毡状蜡囊中。触角7-8节,有刚毛,第五节最长。足胫节与附节约等长;爪冠毛和跑冠毛各1对,爪下侧有1小齿。胸气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