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白皮膏 [ huái bái pí gāo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uái bái pí gāo ] 一种药名,主治下部痒痛,痔疮。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临危不惧 如火如荼 宁缺毋滥 杞人忧天 欣欣向荣 狡兔三窟 筚路蓝缕 罄竹难书 ...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用法用量每用摩疮上,日再用。 摘录《宋·...
槐白皮膏的功效与作用 医生回答: 槐白皮膏的功效与作用具有消炎止痛和去腐生肌作用。比较常见的一种药膏,临床上对于治疗内外痔所导致的肛门部位瘙痒疼痛,以及肛周部位生疮等症状,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在使用的时候一般可以直接涂抹在皮肤的表皮层内,再涂抹的时候可以对局部的皮肤按摩,有利于药膏的吸收。是在使用...
槐白皮膏2 【处方】 槐白皮5两(锉),赤小豆5合(捣碎),白芷、甘草2两,木鳖仁2两,槐子3两(捣碎),楝子3两,当归3两。 【制法】 上细锉,以猪膏1斤半,以慢火煎,候白芷黄赤色,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槐白皮5两(锉),赤小豆5合(捣碎),白芷、甘草2两,木鳖仁2两,槐子3两(捣碎),楝子3两,当归3两。【制法】上细锉,以猪膏1斤半,以慢火煎,候白芷黄赤色,绵滤去滓。【功能主治】痔疾。下部痒痛,肛边生肉,结如鼠乳,肿硬疼痛。【用法...
槐白皮膏--《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处方: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制法: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用途用量:每用
槐白皮膏_圣济总录卷一四二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4 1.1. 组成:槐白皮5两,赤小豆5合,楝实50枚,槐实50枚,当归(切,焙)3两,白芷2两,甘草2两,猪脂3斤。 4 1.2. 功效:脉痔,下部痒痛成疮。 4 1.3.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4 2. 赤小豆当归散 4 ...
槐白皮膏: 拼音:Huái Bái Pí Gāo 处方: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制法: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