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浅释 作者:宣化上人 内容简介: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最近更新:2025-03-30 最新章节:第十卷 序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套装共9册)》包括第一册(经前悬谈)、第二册(序分•三番破识)、第三册(十番显见•剖妄出真)、第四册(会通四科,即性常住•圆彰七大,即性周遍)、第五册(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从根解结)、第六册(二十五圣圆通章)、第七册(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第八册(十二类...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套装共9册)》包括第一册(经前悬谈)、第二册(序分•三番破识)、第三册(十番显见•剖妄出真)、第四册(会通四科,即性常住•圆彰七大,即性周遍)、第五册(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从根解结)、第六册(二十五圣圆通章)、第七册(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第八册(十二类...
现在再回小乘心,入大乘菩萨位了。假如我知道有佛,要宣讲妙莲花,即楞严经,为一切众生,开示佛之知见地,即根中不生灭性,一乘寂灭场地,为诸佛之因地心,依此进修,可得果地觉。我就会先为证明,和大众来修,作为他们的首座。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
《楞严经卷一》白话浅释 末学怀着恭敬的心对《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用白话进行了浅显的解释,因末学才疏学浅、领悟不深,肯定有很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仅供交流参考。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唐天竺沙门般刺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 今M1 🌸 真性有为空:真性是没有一切虚妄的,所以它就是真性。但这个虚妄是依靠真性生出来的。有为法是从真空中生出来的,所以叫“有为”,但它也是空的。 🌸 缘生故如幻:因为有为法须有一种缘才能生出来,由这个缘生出来,又由这个缘灭,当体即空,所以说“如幻”,是...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十九个字是这部经经名字,是一个题目,连下面的一个经字便成二十个字;前十九字属于‘别名’,后一字叫‘通名’。别名的意思是与其他经典有所分别,名字不同;下面的经字是相同...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浅释(6)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nin)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y)奔色。 现在解释六受用根怎样来的。由于明和暗二种色尘,互相拱烘影显,在元妙圆融真性里,生起无明。明暗参杂,遂将妙明真空,变成...
三摩提,即等持之意,平等受持慧力定力。有慧力便能解结,有定力便不会结缚。有了定慧便能灭尽诸幻法,返本还源,证入圆通,得住首楞严三昧大定,那就在一弹指的时间便能超过无学,证四果阿罗汉。 此阿毗(p)达磨。十方薄伽(qi)梵(fn)。一路涅槃门。
说起这部经的因缘,是很长远的。早于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而创立三观,后遇梵僧,与智者曰:‘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智者闻后辄向西方叩拜,冀能一观楞严的意旨,不料这么一拜便拜了十八年,而终未能得见这部楞严经。 原来这部楞严经当时在印度是属于国宝,乃龙树菩萨到龙宫去取出来的一部经典,故视作稀世奇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