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利用天敌,寻找和保护红脉穗螟的天敌,如鸟类、蜘蛛等,通过它们的自然捕食来控制害虫数量。严格检疫,及时清除被红脉穗螟幼虫为害的花穗和被蛀的果实,防止害虫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化学防治,当幼虫发生高峰期、开花前或幼果期时,喷施2.5%的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有效控制和消灭害虫。
红脉穗螟在海南岛每年会发生十代,各代之间重叠,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幼虫和蛹全年都可发生。幼虫的高峰期在4月至5月以及8月至9月。成虫通常在晚上8至9时羽化,初羽化的成虫较为不活跃,到下半夜活动增加。羽化后的次日夜晚,成虫开始交配,交配后次日晚开始产卵,产卵期为2至5天。未交配的雌虫也...
椰子红脉穗螟的成虫体长约为13毫米,翅展约23-25毫米。初羽化后,成虫颜色鲜艳,前翅呈现绿色并带有灰色,其中脉、肘脉及臀脉和翅后缘均被有红色鳞片,使脉纹呈现红色。翅的外缘有1列黑点,分布于各脉端之间,翅缘毛为红褐色,翅面着生零星小黑点,中央区第三径脉分支处有一大黑点。后翅及腹部...
椰子红脉穗螟 拉丁学名 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 别称 蛀果虫、钻心虫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鳞翅目 科 螟蛾科 分布区域 海南岛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折叠成虫 椰子红脉穗螟体长约13毫米,翅展23-25 毫米。初羽化的成虫颜色鲜艳,前翅绿而带灰色,其中脉、肘脉及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