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发展将大幅提升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效率和精确度,利用CRISPR技术,或许可以打破植物再生过程中的遗传限制,使得某些难以再生的物种也能够通过体细胞实现再生,这将有利于再生技术与精准农业相结合,实现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精确控制,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分子育种与人工...
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 植物再生因子REF1的发现,对于植物如何识别损伤刺激并启动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过程这一植物生命科学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一重大进展,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评价道,该研究对细胞分化与再生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都具有突破性意义。植物再生因子REF1的...
扦插繁殖的理论,是建立在植物细胞的全息性及其再生能力之上的。一段离开母株的枝条,只要能再生出根或小苗,就能完成扦插的使命。植物再生根系的原因:一是枝条内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根原体(即根的一种原始构造);二是植物受伤后引发生根的本能。仔细观察植物受伤而再生根的过程,可简述为下列过程。以顶芽插为例,见证...
植物不仅可以修复伤口,还可以从伤口处再生出新的器官,甚至是新的个体。这种能力叫做器官从头再生,是植物在逆境中生存的重要手段。例如,有些植物的茎或叶片掉到地上后,就可以从茎节或叶脉上长出不定根或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扩大种群,也可以让植物适应不同的生境。那么,...
在对这一突变体后续研究和对比实验中,研究人员确认了一种小肽的关键作用,外源施加这一小肽可显著提高番茄的再生能力。研究团队遂将其命名为再生因子REF1。再生因子REF1调控植物再生的过程,包括受体蛋白的识别、转录激活细胞重编程调控因子、进一步放大REF1信号等,都得到研究证实。李传友教授团队部分成员在实验室中。
1.枝条的再生:许多植物可以从主干或枝条上生长出侧枝,以填补缺失的部分。 2.根系的再生:植物的根系可以在受到损伤后重新生长和发育,以维持植物的生长和吸收养分的能力。 3.叶片的再生:一些植物可以在叶片受到损伤或凋落后,重新生长出新的叶片。 4.种子的再生:植物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发芽生长,成为新的植株。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李传友教授团队在植物再生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发现细胞受伤而产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发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在植物再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将为植物基因研究领域带来显著应用价值。北京时间5月22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布这一成果。
记者从山东农业大学获悉,近日,山东农业大学的李传友教授团队在植物再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发现了当植物细胞受伤时产生的一种名为REF1的再生因子。这一发现揭示了植物受伤后启动再生过程的关键信号,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多年的难题,并在植物转基因和基因编辑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于2024年5月22日发表在...
近日,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SCLS)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13位一线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植物再生机理及应用的系统性综述Plant regeneration in the new era: from molecular mechanisms tobiotechnologyapplications。该综述长文囊括了380多篇植物干细胞、再生与组织培养的研究文献,以18000多字的篇幅,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