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是一个广泛流行的节日,旨在鼓励人们种植树木,保护环境和生态。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与一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相关联。1、古代插柳植树 中国古代在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韩安、凌道扬等倡议设立,最初确定在4月5日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
解析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于北平,1929年移灵柩于南京紫金山;1930年国民党政府曾规定了3月12日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建议,正式确定了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 植树节的来历: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一树节。植树节的意义: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
在孙中山逝世的三年后,也就是1928年,当时的国民政府规定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因为3月12日正好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期,这也是对孙先生的一种纪念。到了1979年2月,我国正式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不仅仅处于保护环境的...
植树节的来历 每年的3月12 日这一天是我们国家的定为植树节日,也是孙中山逝世的纪念日。他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时期临时当大总统时,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而在1914年11月颂布了我国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1979年...
植树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绿化祖国,造福子孙”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植树节的意义,1981年,中国政府正式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植树节是一个重要的环保节日,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