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州 汉语词典> 棣州 州名。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置。治阳信(今县南)。大业初改沧州,唐初复改棣州。贞观中移治厌次(今惠民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阳信、惠民、商河、利津、沾化等市县和博兴县北部地区。其后治所屡迁,北宋大中祥符中移治今惠民。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乐安州。近黄河出海口,为河防...
历史地名> 棣州 隋开皇六年 (586) 置,治所在阳信县 (今山东阳信县南七里)。大业二年 (606) 改沧州,后又改渤海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棣州,寻废;贞观十七年 (643) 又置,移治厌次县 (今山东惠民县东南四十里先棣州)。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惠民、商河、阳信、利津、沾化等市县地。天宝元年 (742...
此后历代,州逐渐增多,也造就了众多的历史名城,如苏州、杭州、郑州等,而有“鲁北首邑”之称的棣州也为其一。棣州是山东古地名,始于隋,消失于明初,名棣州,治所在无棣吗?隋开皇六年(586年)于阳信县(治今阳信南)置州称棣州,此为棣州之始。隋朝及唐初,州、郡曾数次变迁,棣州设置后不久于大业...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棣州刺史华温琪为避水患,将棣州城搬迁至厌次县更东南处古城马村附近,由此,旧的州城称为“先棣州”或“陷棣州”,新的州城称棣州。 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原文记载是:“武德四年,置棣州,领阳信、乐陵、商河、厌次四县,治阳信。六年,并入沧州。贞观十七年,复置棣州...
汉字 棣州 释义棣州dì zhōu 州名。隋開皇十七年於陽信縣(今屬山東省)置棣州。唐貞觀十七年自陽信移治厭次。清置惠民縣。故址在今山東惠民縣東南。參閲資治通鑑二九四後周顯德六年“發濱棣丁夫數千人城霸州”注。 随便看 徐浩 徐海 徐渭 徐湛之 徐溝 徐無 徐照 徐熙 徐璜 徐璣 徐甲 徐皇后 徐禎卿 徐福...
棣州是指当今的山东省德州市,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繁华的城市而被人们所知晓。而治则指的是治理、管理、统辖的意思。因此,棣州治即是德州的中心城市,是整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管理和运作的中心地带。早在春秋时期,棣州就已经成为当地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是鲁国的南部重镇。随着历史的变迁...
棣州花苑 10楼 带车库 非山 可贷款 惠民城区棣洲花苑 43万 3室2厅125㎡ 棣州花苑电梯房126平三室两厅南北通透精装修带家具家电带车库 惠民城区棣洲花苑 57万 3室2厅126㎡ 棣州花苑电梯房127平,三室两厅一卫,带车库,精装55万 惠民城区棣洲花苑
武德四年又置棣州,六年又废。贞观 十七年,又置移於厌次县,即今州理是也。天宝元年改为乐安郡,乾元元年复为棣州。 州境:东西三百四十九里。南北一百四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二百九十里。西南至东都一千四百二十里。西南至德州二百四十里。南 至淄州二百一十里。正北微西至沧州二百五十里。东南至...
棣州dì zhōu 棣
陷棣州,现名先棣州,又称北旧州,位于惠民县辛店乡境内,南距黄河九公里,距徒骇河三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7°22′,东经117°38′。据文物部门考订,这里地下沉睡着一座千年古城,古城遗址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0.9公里,城周长4.2公里,田间有大堂、杀场、南门脸等地名。据惠民县志记载,唐代棣州和厌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