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棒花鱼,学名:Abbottina liaoningensis (K. J. Qin, 1987),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棒花鱼属的一种鱼类。在中国,分布于鸭绿江和辽河水系等,体长可达6.6厘米,常栖息于平原河流水清以及沙底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辽宁营口、丹东。形态特征 吻圆钝,两鼻孔前方具1横凹。口小,下位,呈马蹄形。上下颌...
北京生物图鉴 嗨,我叫棒花鱼 拉丁名:Abbottinarivularis 俗名:爬虎鱼 我属鲤形目鲤科鮈亚科棒花鱼属 形态特征 我们的身体呈长棒形,略短粗,背部隆起。身形娇小,头部相对较大,头长大于体高,有着厚厚的嘴唇,嘴角有一对与眼睛长短相当的小须,身体表面密布排列整齐的鳞片,胸部前方...
棒花鱼是杂食性鱼类,同时也是肉食性鱼类经常捕食的对象,它在水生动物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保持水生动物群落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棒花鱼的形态特征独特,体长,前段近圆筒形,具有一对小须,体背和体侧上部灰褐色,腹部银白色,这些特征都使得它易于辨识。在某些地区,如辽宁,棒花鱼还被视为一种...
细观察会发现,棒花鱼褐色土气外表,会泛起一层若有若无的金属光泽。低调的鱼 棒花鱼可以说是最低调的鱼了,它们不像青鳉那样招摇地游荡在水面,也没有鳑鲏那么艳丽的体色,总是静静地隐蔽在暗淡的淤泥或底砂上。从水面向下看,经常会把它们与虾虎鱼搞混,它们外观、体型颇为相似。不过,棒花鱼的背鳍仅有一枚且...
福建棒花鱼,Abbottina fukiensis (Nichols),鲤科棒花鱼属的一种鱼类。标准长为体高的4.5~5.4(平均5.0)倍,为头长的4.0~4.7(4.3)倍,为尾柄长的6.2~7.2(6.8)倍体长,稍侧扁。头腹面及胸部平坦,腹部稍圆,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稍隆起·头略呈方形,背面较平,头长常大于体高·吻钝,在...
棒花鱼属(学名:Abbottina Jordan et Fowler,1903),为鲤形目鲤科的一属鱼类,分布于中国以及朝鲜半岛及日本。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以及朝鲜半岛及日本。下级分类 棒花鱼属包括以下物种:短吻棒花鱼(Abbottina brevirostris)福建棒花鱼(Abbottina fukiensis)嘉吉棒花鱼(Abbottina kachekensis)乐山棒花鱼(...
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这个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棒花鱼属(Abbottina)的鱼类,有着多个俗名,如爬虎鱼、棒花锤、花里棒子、沙锤等。其身体形态特征明显,呈现出一种圆筒状,后部则略微侧扁。棒花鱼的头型较大,且其头长要大于体高。其吻部较长,向前突出,口部呈下位...
棒花鱼,这种小型底层鱼类,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中国除高海拔地区外的各大水域,以及朝鲜和日本。它们的鳍式为D:III-7,A:III-5,P:1-10~12,V:I-5。在生物学分类上,棒花鱼属于真核生物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有颌下门,硬骨鱼高纲辐鳍鱼总纲,辐鳍鱼纲,新鳍鱼亚纲,真骨下纲,骨鳔总目,鲤形目,...
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是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鮈亚科(Gobioninae)棒花鱼属(Abbottina)的一种小型底栖鱼类,俗称爬虎鱼、大头鱼、花里棒子。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珠江、闽江、钱塘江、长江、黄河、黑龙江等水系;喜栖息于水质较好的静水水域,常见于水域的底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