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地、市植保站技术人员对阿克苏市部分乡镇单作及间作棉田盲蝽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随机调查棉花464株,其中78株被害,有29头绿盲蝽,2头苜蓿盲蝽。平均百株虫量39.74头,被害株率16.81%,被害叶率7.09%,略低于去年同期略偏后调查数值(2018年7月24日调查被害株率22.88%,被害叶率26.79%)。同时...
2、危害部位及症状 2.1 顶尖 若棉苗真叶初现时盲蝽象为害生长点基部,则受害部位全部 变黑焦枯,只留 2 片肥厚子叶,被称为“公棉花”或“无头苗”;如 为害真叶幼嫩部分,则致使主茎端部枯死,并于棉株基部出现不定芽, 形成“破头疯”棉花。 2.2 叶片 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棉株嫩叶受害后,首先出现小黑点, ...
棉盲蝽喜欢温暖潮湿,温度在25~30℃,最适宜繁殖。盲椿象成虫有转移迁飞的习性和趋光性,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在棉株顶部活动,中午多在棉株的中部及叶背面休息。绿盲蝽在本地一年发生5代,以2至3代危害棉花,时间从6月中旬至8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危害盛期。 为害特征:棉盲蝽以成虫、若虫的刺吸式...
1、农业防治:对棉田进行科学管理,做好整枝和化控工作,避免因棉花生长过旺、化控不及时而造成的田间荫蔽,为盲蝽蟓的发生为害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对“多头棉”应去弱留壮,留1~2个果枝促其生长。 2、物理防治:棉盲蝽具有趋色性,比较“好色”,尤其是喜欢蓝色和绿色,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制作色板进行集中诱杀。 3...
1、要进行联户防治防止转移危害。2、要搞好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搞好周边寄主的防治;加强棉田管理防止生长过旺减少虫源基数等。3、每次药剂防治要达到“彻底、干净,不留残虫”的效果防治后要进行检查,残虫要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棉田虫量较大时要进行连续治、彻底治,以控制棉盲蝽继续在棉田繁衍的机会。
每年5月,华北的棉花开始进入生长期,当温度达到15℃以上、湿度高于60%,盲蝽象的虫卵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棉花枝叶开始伸展,盲蝽象也长大了。自从1997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转基因Bt抗虫棉,这种半翅目小虫占据了棉铃虫的生态位,成为中国棉田最主要的病虫害。
盲蝽象对棉花的为害时间很长,从苗期到吐絮期,为害期长达3个月,以花铃期第3代棉盲蝽象为害最为严重。盲蝽象一般以成虫、若虫剌吸棉株汁液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破头、破叶、枝叶丛生,主头受害后造成多头并生,在棉花的不同生育期表现症状不同。在子叶期生长点被破坏且变黑干枯,不再生长;在真叶出现后,...
盲蝽象是我市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今年三代绿盲蝽象属中等偏轻发生,但由于栽培模式、品种差异及气候等因素,棉盲蝽象虫龄田块间差异较大,部分田块发生较重。根据三代盲蝽象田间发生情况和历年发生时间,预计今年四代绿盲蝽2、3龄若虫高峰在8月13日前后,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在控制棉花盲蝽象的侵害时,呋虫胺是一种高效的选择。首先,确保选用的呋虫胺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规范操作。其次,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盲蝽象的密度以及棉花的生长状况,科学制定使用时间和剂量,通常建议在盲蝽象孵化后7-10天内喷洒,每亩用量控制在5-8克。此外,使用过程中需做好个人防护,避...
棉田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