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黄萎病又叫“半边黄”、萎蔫病等,都属于维管束、土传病害病害。病菌危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病株由于水分的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同时叶片、株形等表现异常。棉区发生枯黄萎病,可以引起叶片和蕾铃的大量脱落,轻则减产10%,重则30-50%,且棉花的品质明显下降。棉花枯萎病症状 棉花枯萎病的表现...
棉花现蕾前后出现症状,棉株中下部叶片的边缘和叶脉间产生淡黄色不规则斑块,后变成瓜皮状,严重时全株枯死,叶片一般不脱落,落叶性棉花黄萎病除外。棉花黄萎病病株维管束呈浅褐色。(二)防治措施棉花黄萎病防治方法和基本原则与枯萎病基本相同,可参照进行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成株期主要的病害,在棉花生产中是...
棉花枯萎病属系统侵染管束病害,至今尚缺乏有效药剂,一旦发生,难于根治。必须采取种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轮作倒茬:重病丘快实行稻棉水旱轮作以及种植绿肥,对减轻病害有明显的作用。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定苗,拔除病苗,适期中耕培土。在病田定苗、整枝时及时将病株清除,田外深埋,施...
萎蔫型症状表现为:尽管棉株的整体形态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其叶片却因迅速失水而变得萎蔫并下垂。在严重的情况下,一些叶片甚至会逐渐脱落,留下光秃秃的枝干。无论棉株表现出何种症状,其木质部变为深褐色都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在发现棉株出现不良状况时,首要任务是检查其木质部的变化情况。枯萎病有多种类型...
一、苗期症状:棉枯萎病在棉花子叶期即可发病,常见的症状有:1、黄色网纹型:是棉花枯萎病早期典型症状。棉株子叶或真叶匠叶脉褪绿,变黄,而叶肉部分仍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旺现黄色网纹。叶脉变黄多由叶缘或顶部开始,逐渐向内扩展,形成块斑。最后叶片凋萎、干枯、脱落,植株死亡。 2、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多从叶缘开始,...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俗称棉花的“癌症”,是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真菌性病害。棉花枯萎病于1891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首次报道,我国于1931年在华北地区首次发现此病的报道。之后在我国各大棉区迅速扩展蔓延。棉花黄萎病于1914年首次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报道。1935年由美国引...
瘤座胞科,原产地:美国亚拉巴马州 为害特点 棉花枯萎病菌是一种专化性较强、寄主范围较窄的病菌,除危害棉花外只能危害秋葵和决明。棉花枯萎病在幼苗期即可发病,严重时造成大量死苗,缺苗,断陇,甚至毁种。发病轻的棉株虽能存活,但棉株生育受到阻碍,导致过早落叶,蕾铃脱落,铃重下降,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
枯萎病的发病率和棉花的生育期也有关系,棉花的现蕾期前后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因为此时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时期,对废水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施肥不及时,棉花的抗逆能力会下降。另外,施肥时的操作可能会损伤现植株部分根系,使得病菌更容易侵入。等到现蕾期,棉株抗病能力会逐渐增强,发病较轻的植株会逐渐...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严重病害,在全国棉区一直发生较重,死苗严重,造成的危害损失较大。因此,抓住有利时机,选用有效药剂防治棉花枯萎病意义重大。一、危害症状:棉花枯萎病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现蕾前后发病最盛。可归纳为5种类型:1、黄色网纹型:病株叶脉变黄,叶肉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呈黄色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