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篇1 【原文】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②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以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仓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年(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
《梦溪笔谈》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共26卷,再加上《补笔谈》3卷和《续笔谈》1卷,分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
梦溪笔谈官政翻译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 ,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歳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 卷⼀故事⼀ 1.学⼠院轶事 原⽂:学⼠院⽟堂,太宗皇帝曾亲幸,⾄今唯学⼠上⽇许正坐,他⽇皆不敢独坐。故事:堂中设视草台,每草制,则具⾐冠据台⽽坐。今不复如此,但存空台⽽已。⽟堂东,承旨阁⼦窗格上有⽕燃处,太宗尝夜幸⽟堂,苏易简为学...
翻译文言文 《梦溪笔谈》乃北宋沈括所著,其内容广博,涵盖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实乃中国古代笔记体著作之翘楚。然其文辞古雅,颇为难解,吾愿取其一二,略作译释,以飨读者。 例如:“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译释:行家把磁石磨成针(的形状)...
《梦溪笔谈》鉴画 —沈括翻译全文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
《杂志一》原文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
梦溪笔谈翻译原文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日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之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