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梢枯病病原为霍氏刺黑球腔菌(学名:Setomelanomma holmii),属子囊菌亚门、座囊菌纲、格孢腔菌目、暗球腔菌科真菌。病菌子实体(子囊壳)单生或散生于病枝表皮。子囊壳直径105—279微米,球形或近球形,有孔口。子囊双层壁,圆柱形至椭圆形,有短茎,与子囊果连接,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宽椭圆...
5月中旬在被侵 染的新梢部位始见子实体,5月下旬为盛期。病菌孢子再次侵染,以后病菌不断重复侵染,直到10月底病菌逐渐停止侵染,进入越冬状态。病菌以伤口侵染为主, 但幼嫩梢无伤也能侵染。菌丝体同样具有侵染能力。铅笔柏种子不带梢枯病菌。 病害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呈点状或块状分布,发病后期普遍感染。病害的流行在...
“树无一叶万梢枯”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晚风寒林二首》。“树无一叶万梢枯”全诗《晚风寒林二首》宋代 杨万里树无一叶万梢枯,活底秋江水墨图。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作者简介(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
【1】松树上最常见的“枯梢病”:松枯梢病一般发生在苗木至成林大树的芽、针叶、枝梢和根茎处。初发病时,嫩芽、针叶、枝梢出现青铜色,渐变红褐色,整个树冠呈现“红顶状”,严重时树皮溃疡,皮层开裂,从树皮裂缝处流出松脂。新梢病后弯曲,萎蔫枯死,针叶变成褐色。病部仍可向枝干蔓延,使整株松树枯死。2-5...
该病主要发生在新枝上。开始发病时在新梢上产生褐色、油浸状病斑,后很快扩展,使新梢全部变褐,叶片干枯,从最初的发病处新梢干枯下垂,后期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小点;在果实上也发病,产生轮纹状湿润褐色病斑,后期也可产生灰黑色小点,湿度高时喷出黄色孢子块。传播和发病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在病枝上越冬...
松枯梢病(又名松梢枯病)是世界范围内针叶树上最常见和分布最广的重要病害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近40个国家报道了该病的发生,其中发生较严重的国家主要有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美国和中国等。该病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松属(Pi-nus)、冷杉属(Abies)、落叶松属(Larix)、...
自下向上蔓延。【3】黑松枯梢病如何防治?首先,要加强养护管理,确保土壤养分充足、水分管理得当。其次,要定期检查黑松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对于已经感染枯梢病的黑松,可以采取修剪干枯部分、地上部喷施杀菌剂(如淇林仕勋+植大壮)、地下部根部复壮处理(如稼程+良利)等措施进行治疗。
(2)树种(品种)间抗腐烂病能力和枯梢程度差异显著。以馒头柳枯梢程度最重,其腐烂病感病指数也最高。在今后的城镇绿化中应限制栽培。 (3)减弱树势的因素均会导致枯梢程度加重。导致树势衰弱的因素主要有:木蠹蛾、天牛柳瘿蚊等蛀干害虫的危害,以及叶蝉 蚜虫、叶甲等吸汁性和食叶性害虫的危害;根际铺装,人为踩踏...
梢枯 梢枯(dieback)是1993年公布的农学名词。公布时间 1993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出处 《农学名词》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