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白皮的药方 ①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二两(连翘根),四十个(去皮、尖),一升,十二枚(剖),生梓白皮(切)一升,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梓实、玉蜀黍须。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别名】梓皮、梓木白皮、梓树皮、梓根白皮、土杜促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的韧皮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ouata G. Don[C.kaempferi Sieb.et Zucc.; C.henryi Dod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 【原形态】梓 乔木,高达15m。树冠伞形,主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
梓白皮,中药名。为紫葳科植物梓Catalpa ovata G.Don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具有清热利湿,降逆止吐,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胃逆呕吐,疮疥,湿疹,皮肤瘙痒。 中文学名:梓白皮 门:被子植物门 科:紫葳科 界:植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 用途:药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外...
梓白皮药材性状:"根皮呈块片状、卷曲状,大小不等,长约20-30cm,直径2-3cm,厚3-5mm。外表面栓皮易脱落,棕褐色,皱缩,有小支根痕;内表面黄白色,平滑细致,具细网状纹理。折断面不平整,纤维性,撕之不易成薄片。气微,味淡。 优等品以皮块大、厚实、内面色黄者为佳。
一般情况下,梓白皮是一味中药材。梓白皮有美容护肤、杀虫止痒、消肿、止血、清热解毒等功效与作用。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美容护肤 梓白皮中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长期使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皮肤细腻光滑,达到美容养肤的功效。
梓白皮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的韧皮部。 对小白鼠、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并使电解质的排出增加。从梓实中提出有利尿作用的甙。在大鼠利尿实验中,脱-对-羟基苯甲酰梓甙的作用强于梓甙,前者主要表现为钠利尿,后者为氯利尿。大白鼠尿酸性者,二种甙的利民作用减弱,尿碱性者利尿作用增强,两种甙对双侧肾上腺切除的...
梓白皮用于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发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疮疥。 【出处】《本经》 【拼音名】Zǐ Bái Pí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 【原形态】 梓(《本经》),又名:木王(《埤雅》),花楸、河楸、水桐、雷电木、木角豆、臭梧...
旧说椅即是梓,梓即是楸,楸即是 。盖楸之疏理而白色者为梓,梓实桐皮者为椅,其实两木,大类同,而小别异也。齐民要术称白皮有角者曰梓,或名角楸,又名子楸;黄色无子者曰柳楸,世呼荆黄楸云。然则是数者,又以有子为别耳,顾梓之子,荚细如箸,其长仅尺,冬后叶落,荚犹在树,总总然,荚中之子,各曰...
梓白皮Zibaipi 梓白皮 梓白皮,味苦寒。主热,去三虫。叶,捣敷猪创。饲猪,肥大三倍。生山谷。 梓白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文献均有记载,现代教科书和《药典》未收载。 1 经文要义 梓白皮:系紫葳科植物梓CatalpaovataG.Don.的根皮或树皮。我国南北...